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七十四章有人恐懼有人歡喜

  “先生謬讚了,格物之學難登大雅,乃是儒學之微末,二位亦是儒學大家,何以如此評價?”

  話雖然說的恭謙,但語氣中滿是不服不忿,范仲淹哈哈大笑,用手指了指葉安便衝著吳遵路道:“瞧見沒有,這小子還挺迴護自己人的!”

  吳遵路同樣大笑,只不過他在收斂笑容後便意味深長道:“這格物之學可不是你葉安葉長生的私學!本就是源自儒學之物,若敝掃自珍那便稍顯不足,何況你葉安就不想將格物之學推廣天下?老夫可是聽聞,你早有言在先,格物之學本就是源自於儒學之道,怎麼老夫現在說幾句話你便不高興了?儒學博採眾長,包容並蓄,且不說格物之學本就源於其中,就算是新學,也應互利互補才是,學問終究是人做的!”

  葉安苦笑著抱拳道:“吳先生說的是,小子受教了!”

  其實吳遵路的話有道理也不講理,但最後一句話卻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學問終究是人在做,而他少說一句,有人便有紛爭。

  學術之間的紛爭並不激烈,真正激烈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儒學原本是不待見格物學的,但隨著格物之學的不斷壯大,這門務實之學與儒學之間的交鋒必然會上演一場龍爭虎鬥,而最激烈的恐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了。

  無論是范仲淹還是吳遵路,兩人在看到格物之學的好處後都想著讓其融入到儒學之中,可見兩人是並不排斥新學的。

  范仲淹的態度與吳遵路相同,他也認為格物的發展離不開儒學,儒學的進取也離不開格物,格物是“器”,儒學是“道”,器、道相合才是至理!

  茶樓之上的氣氛變得不同起來,原本只是觀看格物學者戳破白蓮社的騙局,現在卻變成了格物學與傳統儒學的交鋒。

  葉安選擇妥協,不是因為儒學的勢大,而是為了格物的未來,在他看來,格物的未來必然會比傳統儒學光明,因為科學這東西本就強大,戰勝儒學是遲早的事。

  只要能將格物的發展提上日程,甚至融入到科舉之中,那無論是大宋的未來還是漢家文明的未來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