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二百五十四章宋遼關係

  既能在皇帝面前表示自己的孝道,又能得到皇帝的背書,如此便不至於被別人翻出他父親被契丹人在戰場上殺害的事實,以作為攻擊他不孝的手段,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又有手段又高明嗎?

  夏竦同樣瞧見了葉安菊花一般都笑臉,這笑臉上還掛著一股看穿了他的深意,讓夏竦忍不住臉色尷尬。

  這笑意的目光太過直白,也太過另類,瞧向夏竦時他甚至覺得自己在這大殿之中如同被脫去衣物一般,一眼被看穿“內裡”。

  忍不住把腦袋裡的想法給拋出去,夏竦不相信葉安會有如此老辣的眼光,興許是自己對他太過重視所致。

  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極為擅長觀察之人,常於細微之處觀毫釐之別。

  在對葉安感興趣之後夏竦便刻意觀察過他的過往,由此而出一個結論,這個少年侯爵並非如同看上去的那麼簡單,懵懂。

  在這幅簡單懵懂之下,隱藏的很可能是比自己還要妖孽的一個“怪物”。

  凡事就怕琢磨,他對葉安的琢磨不可謂不透徹,即便是葉安已經對這個“能臣”敬而遠之了,但終究還是被他盯上。

  在皇帝的挽留以及勸說下,夏竦感激涕零,大加讚揚了小皇帝的英明與對自己的勸導,堅定了他出使契丹的心。

  凡是能得到出使外朝的差事,尤其是像遼朝這般強大的王朝,一旦返回,必會得到皇帝的嘉獎。

  這次出使幾乎可以說是讓夏竦在朝堂上更進一步的臺階。httpδ:/m.kuAisugg.nět

  李遵勖作為朝堂之中的“前輩”自然是向虛心好學的葉安小聲解釋夏竦這個人。

  “眼下夏制誥之良機非呂相,王相所賜,實乃其多年政績所致,近十年時間,三任知州政績斐然,中書門下勘磨為上等,也是被聖人欽點為知制誥,判集賢院的。”

  說完便用一副你懂得的眼神看著葉安,再次低聲道:“此人手段了得,非是善類,宜敬而遠之,不宜結為親近之人。”

  葉安稍顯驚奇的看著李遵勖,直到把他看的不自在才豎起拇指讚歎道:“世伯高才,定能活得百歲!”

  “借你吉言,借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