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第1758章 新紀錄!這就是力學的魅力!

 在比賽結束時,無論精英短跑運動員的質量如何,隨著疲勞的開始,速度會出現額外的下降。與非疲勞狀態相比, 200米的速度衰減約為 10%, 400米的速度衰減約為 15%。更令人驚訝的是,與短距離衝刺相比,200米的下降幅度為 16%,400米的下降幅度為驚人的 31%。 

 這個些都在指出一個結論:運動員產生短衝刺速度的能力對於長衝刺的成功至關重要。同時它還強調了這個例子所展示的另一個觀察結果…… 

 提高疲勞速度是提高長衝刺表現的最佳途徑。 

 最終蘇神實驗室這邊得出了一個新的推論: 

 由於疲勞速度的增加而產生的性能改進比由於非疲勞速度的增加而產生的增益大 50%以上。 

 這就對於200米跑,這種介於100米和400米之間的短中期項目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由疲勞產生的大的下降是未來一個主要的改進潛力領域。 

 而現在蘇神要做的就是力學方面的改變了,利用去年年底才剛剛問世的前側力學體系,對這個課題進行這個時間線上的第1波衝擊。 

 而未來十年後,拉爾夫.曼自己就會研究出一個全新的科研數據: 

 短距離短跑結果相比,非疲勞時200的步頻結果減少了 6%,而 400的數據減少了 14%。相比之下。如果考慮到短距離短跑和 200米短跑之間的水平速度差異,可跨步長度的結果幾乎是一樣的。更令人驚訝的是,在 400米比賽中,只有最優秀的精英運動員能夠保持與短距離短跑相同的距離。 

 因此實際上所有其他運動員都能保持更長的距離。 

 而疲勞時,200米和 400米的步頻分別下降了 7%和 14%。與非疲勞的情況一樣,當考慮到速度的差異時,最好的運動員保持他們的步幅長度,而表現較差的運動員實際上增加了他們的長度。 

 因此,那些能夠最好地管理或避免疲勞的運動員可以在比賽結束時通過關注步頻來控制他們的速度。 

 同樣還有個驚人的結論,那你是通常來說……那些必須額外依靠增加步幅來應對疲勞的短跑運動員被歸為一般或差的表現類別。 

 而這在上個世紀,還有這個世紀的世紀之初,反而都是被認為主流提高成績的辦法。 

 類似於張培猛。 

 類似於蘇神。 

 類似於謝正業。 

 其實他們都有過這種,已經被前側力學認定為表現一般或表現較差時候才會採取的被動辦法。 

 甚至把它當成主要點去訓練。 

 這就是為什麼任何領域的科學都需要更新迭代的原因。因為很有可能上個世紀認為是最合理最堅不可摧的條例到了下個世紀,很有可能就會變成被完全推翻的東西。 

 科學從來都沒有止境,一成不變的那不叫科學。 

 一直在進步糾錯,找到更加接近真理的規律,那才是真的科學。 

 那麼最關鍵的來了。 

 蘇神實驗室最新的結論是,對於最好的200米運動員當疲勞是短跑項目的主要因素時,步幅率也就是步頻是唯一被改變的變量。對於較低水平的運動員,疲勞成為一種壓倒性的需求,速率和長度都會受到影響。這導致了這樣的見解,即那些在非疲勞和疲勞狀態下保持速度和長度的運動員…… 

 在長衝刺中最成功。 

 那麼最後的結論就是—— 

 只有最新的力學體系,可以符合這個要求。原本的力學體系。很難訓練到這些地方,這是原本力學體系的基礎構造決定的,在後側力學裡面更吃天賦。 

 即便是想通過訓練來改進這些方面,如果你採取了牙買加跑法,也很難進行這方面的改造。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蘇神之前無法訓練這些方面具體技術的原因。他只能從前3點上去入手。 

 但現在。 

 時機已經成熟了。 

 前側力學已經按照原本的時間線推了出來。最關鍵的是自己現在這副身體也做好了,足夠承受新力學體系複合的準備。 

 這也是為什麼牙買加的跑法,最後普及到了全世界,不僅僅只是因為這個跑法本身更符合潮流更先進,最主要的是已經有新的力學體系,為其搭配好的起飛跑道。 

 不然的話,牙買加跑法實在是太過於吃天賦,尤其是後面50米,極其難以通過訓練提高,就足以讓絕大部分的運動員望而卻步。 

 這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動。 

 新的生產力出現了。 

 那自然新的生產關係也會出現。 

 所以說牙買加跑法為什麼能在2020年之後全面推廣全球?為什麼他都已經出來這麼多年了,花了10來年才開始真正被所有運動員當成主流呢? 

 就是配套設施的問題。 

 現在。 

 蘇神走在了第一線。 

 甚至是走在了第一個。 

 那麼…… 

 全世界都將見證200米新時代的到來。 

 而這一次在羊城中心體育場的8萬名觀眾。 

 他們就是第一批見證者。 

 前側力學和前側技術不僅僅是為100米服務的。 

 這個世界上第1次有視頻觀察到的比賽。 

 就是這一場。 

 這場比賽也被後世相關科研人員,認定為200米新學派跑法的開端。 

 …… 

 “彎道進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