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496章 用技術征服德國佬 2/3

    金屬鍵的無方向性極易形成三維的緊密堆積結構,理論上這種單原子厚度的金屬薄片是很難製備的。而且就算是製備出來了,也很難保證這種單原子層特性。

    陸舟笑了笑說:“不需要特別做什麼。”

    烏利奇微微愣了下:“不需要做什麼?”

    陸舟點頭:“是的,單原子層的銠金屬薄片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離域大π鍵,有助於穩定其單層結構。”

    這算是一項最近兩年才出來的研究成果。

    事實上,這也是他選擇銠金屬的原因。

    雖然銠的價格貴了點,但因為銠金屬極難氧化的特性,使得這種單原子薄片可以作為模具反覆使用很長時間,所以總的來說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如何製備單原子厚度的金屬銠片,正如他先前提到的那個方法,利用弱配體聚乙烯吡咯烷酮與甲醛還原製得。

    再後來,這群德國專家問了很多問題,陸舟能夠解答的都一一做出了答覆,至於超出了他了解的理論範圍的那部分,則交給了曹總工程師去解答。

    在高新技術園區一直待到了傍晚。

    離開的時候,和陸舟坐上同一輛車的楊旭,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沒想到我們也有這麼一天,能在技術上征服德國佬。”

    陸舟笑了笑,用閒聊的口吻說道:“德國工業技術很強,尤其是在精加工以及自動化領域,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要追趕。但他們也不是神,沒必要過渡神話了。”

    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地方沒什麼可說的,但至少在新技術領域,大家都在摸索中尋求方法,起跑線自然也都是差不多的。

    在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的幫助下,寶盛集團很幸運地將起跑線放在了其它人的前面,不出意外的話,憑藉著國內可控核聚變項目訂單的輸血,只要它不浪不作死,在碳基超導材料上繼續領跑下去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至於更遙遠一點的未來,乃至國家制造業的整體實力……

    那些東西就不是陸舟能控制的事情了。

    他所感興趣的,僅僅只是研究而已。

    ……

    晚上,回到了鐘山國際的別墅中,坐在書房裡的陸舟和已經抵達德國的盛憲富通了個電話。

    “你們已經平安抵達了?”

    盛憲富:“昨天傍晚就到柏林了,我們現在已經抵達了格賴夫斯瓦爾德。”

    “wega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嗎?”

    陸舟回憶著上次去格賴夫斯瓦爾德的經歷,似乎沒有在那邊看到wega裝置的樣子。

    盛憲富:“那倒不是,只是第一階段的培訓會在螺旋石7-x實驗室那邊進行。”

    聽到這裡,陸舟開了個玩笑說:“培訓費5個億呢,你們可得好好加油了。”

    握著手機的盛教授,認真點了下頭。

    “那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