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496章 用技術征服德國佬 2/3

    陸舟笑了笑,語氣輕鬆地介紹道:“這是整個生產環節中最核心的部分,你可以將它理解為電纜生產線中的拉絲機……雖然兩種東西在原理上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尤金忍不住開口問道:“你確定這傢伙……生產的是那種只有幾千個納米寬度的石墨烯導線?”

    陸舟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光是聽我一個人說,確實少了點說服力,既然如此的話,你從產品中截取一段下來,我們一起拿去做個檢測就好了。”

    聽到陸舟這麼說了,尤金沒有矯情,走到了機器旁邊,在另一名華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從設備上取樣了一小段sg-1導線下來,放進了事先準備好的樣品袋中。

    來到了產品質量檢測室,看著那臺隧道掃描電鏡,那位紅頭髮的德國工程師主動請纓道。

    “可以讓我來嗎?”

    陸舟做了個請的手勢:“當然可以。”

    走上前去,仔細地檢查了設備,尤金將樣品裝上了設備,通過計算機熟練地操作著極細的探針,對準了直徑只有幾千個納米寬度的sg-1導線側面。

    很快,探針將採集到的數據反饋在了電腦屏幕上。

    當看到隧道掃描電鏡採集到的數據,以及經過圖形模擬技術處理後的三維原子結構圖,不只是尤金,包括帶隊的烏利奇教授,這六名德國專家臉上的神色都不禁微微動容。

    實在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像是抓住最後一根稻草似得,尤金艱難地問道:“超導性能呢?”

    “我猜到你們大概會想這麼問,”說著,陸舟看向了站在掃描電鏡旁邊的研究員,吩咐道,“演示給他們看吧。”

    導線從隧道掃描電鏡上取下,被轉移到了另一臺實驗設備上。

    在這臺實驗設備上安裝有吉時利2182a型納伏表和6220型電流源,以及用於導入液氦的管道和溫度控制器。

    最終的測量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那接近轉變溫度之後便快速跌落至地板的“電阻/溫度”曲線,就如克雷伯教授當初在金陵高等研究院那邊看到的畫面一模一樣。

    即便不願相信,此時此刻尤金也不得心情沉重地不確信這一點。

    他們確實做到了……

    “不可思議……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陸舟:“簡單點講,就是將單原子層的銠金屬片堆疊,然後在上面打孔,並調整重疊角度,接著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的原理在孔隙中沉積sg-1材料,在宏觀上得到的縱向堆疊石墨烯納米帶,就像是以特定的形態生長出來的一樣……大致的工藝流程就是這樣,至於更具體的技術細節,在未來的這段時間裡,寶盛集團的工程師會向你們做詳細的說明。”

    烏利奇博士皺眉,問了一個偏學術的問題:“單原子層金屬薄片?你是如何保證它的單原子層結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