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0章 釐清舊事

    兩人交往時間並不長,大約兩年,1895年左右,王竹虛突然離開故土——據高劍父回憶,王竹虛臨別前對他說去龍虎山修道!

    多年以後,高劍父見到一幅落款金玉子的《青綠山水》,風格很熟悉,他認為金玉子道長就是王竹虛。究竟是不是,誰也不知道。

    高劍父堅持金玉子就是王竹虛,還有另一個理由。

    那就是王竹虛在1900年左右,以“王根”字“竹虛”的名號,教授了另一名弟子趙浩公。

    此人被譽為“民國贗品第一人”!

    趙浩公,名秀石,號牛口,又號浩公,齋名有“無所容居”“山南畫舍”,粵東臺山人。

    趙浩公精鑑賞,善臨摹,廣東國畫研究會創始人之一,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又任教於廣州市立美術學校。

    有興趣的可以查查趙浩公資料,四十年代趙浩公所作仿品——元代畫家錢舜舉的《梨花圖》,直接將東洋人矇混過去,並當成珍藏!

    趙浩公於1947年死於家中,死因不明!

    盧燦極其懷疑,宗越就是趙浩公的弟子!金玉子的徒孫!

    盧燦甚至懷疑,當初與裴錦聖交手切磋鑄銅工藝的“金玉子道長兒子”,極有可能就是趙浩公!

    小盂鼎被盜發生在1908年左右,當時,趙浩公二十多歲的年紀,裴錦聖十八歲,兩人算是年紀相仿。趙浩公1900年左右追隨收趙浩公為弟子,傳授衣缽,1908年,趙浩公的做贗功底,差不多已經大成......時間上對得上啊!

    “金玉子道長兒子”一說,來自張博駒張老之口,可能張老也不知道具體情況,畢竟,朱飛仙收張老為弟子時,“金玉子的兒子”已經離開袁家,老爺子並沒有見過其人。

    甚至趙浩公的去世,都透著蹊蹺!

    三四十年代,趙浩公曾經開山南畫社,廣授門徒,宗越很可能是這一時期拜入其門下,最終被選為衣缽。

    當然,這些都是盧燦的推測,還需要驗證。

    至於這幅袁世彤所藏《王會圖》為什麼會落在宗越手中?

    金玉子作為袁世彤門客,袁家衰落,他弄到這麼一幅畫作,很難麼?

    盧燦這麼一琢磨,手自然而然停頓下來。

    “嗨!阿燦,想什麼呢?”王老爺子喊了一聲。

    “哦,不好意思!”盧燦抬頭朝王老笑笑,眼睛卻盯著宗老,“我沒想到,這幅畫作竟然是金玉子道長裝裱的,有些驚訝!”

    盧燦故意拋出金玉子這一話題人物,目的嘛......試試宗家人的態度。

    王老率先“上當”,“喲?你也知道金玉子?這人可是很神秘,我都沒查到多少資料。”

    宗越的眼角縮了縮。

    盧燦佯裝著毫無察覺,笑道,“我有一位長輩,就是明玉宗的人,不太方便說他的姓名,不過,他倒是和我聊起過金玉子這位其人。據我的這位長輩說,金玉子前輩,極有可能就是番禺王竹虛。”

    宗越的眼睛,再度一凝,落在盧燦身上。

    沒錯了!宗越就是金玉子的徒孫!

    不知道他遠避北美,隱居紐約唐人街,是不是與1947年趙浩公莫名去世一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