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 作品

第九十一章 人活命的成本其實很低

    長安縣令感受了嚴重的羞辱,親自帶人來到長安縣與藍田縣的邊境處,無論他怎麼責問,邊境處的士紳,農夫都眾口一詞,堅稱自己是藍田縣人,而非長安縣人氏。

    即便長安縣令告訴眾鄉紳,在藍田縣,到了今年夏收的時候,士紳們也要開始繳納賦稅。

    士紳們對此依舊無動於衷!

    長安縣令只好長嘆一聲回到縣衙,幾次三番提筆準備彈劾雲昭,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默認了目前的局面。

    對那些士紳而言,只要官府答應帶著眾人重修水利,將他們大量的旱地變成水澆地,官府收取的那點錢糧對他們來說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再說了,自從藍田縣餓不死人的好名聲傳出去之後,周邊沒有土地的佃戶紛紛逃離了原有的主家,跨過邊境直接來到了藍田縣,為士紳們耕種肥沃的土地,

    耕種一年,主家取四,農夫自留六成,這樣的條文,已經被藍田縣大部分士紳所接受。

    不接受的人家很少,不過,在藍田縣百姓眼裡,這些人的報應來得很快,總是會在最短的時間裡遭災。

    這些災禍從被土匪打悶棍,再到家裡的兒子被人綁票,再到家裡無端的著火,總之,這道鄉規民約很快就在藍田縣成了傳統,且無人敢犯。

    雲氏放開了山林,任何人都能進到山裡去覓食,只要別鬧出火災來就成。

    雲氏開放了山林之後,其餘有山林的人家也就放開了山林,最仁慈的甚至還允許百姓進入山林砍伐一些枯死的樹木,背出來買柴。

    雲昭對於大明世界的百姓養活成本之低有了一個清楚地認知。

    一個餓的半死的流民,進入山林之後,不出十天,就能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出來。

    這些人甚至能辨別蟾蜍卵跟青蛙卵,吃蟾蜍卵會死人,吃青蛙卵僅僅是皮膚起點不起眼的疙瘩罷了。

    他們還知道什麼蛾子能吃,什麼蛾子不能吃,最恐怖的是,這個春天,雲昭跟著流民吃了不下百十種可以吃的野菜……有些品種的味道……很好吃!

    到了暮春時分,草木旺盛,藍田縣的存糧分發的就越發少了,樹葉子裡面撒點糧食就能解決一個人的吃飯問題。

    所以,糧庫裡還留存的一萬多擔糧食就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神殿。

    他們似乎只要看著那些高大的糧倉,心裡就很高興了,只要那些黃澄澄的糧食被管事的官員帶領庫丁們攤在太陽底下晾曬,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抬起胸膛,走路都充滿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