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 作品

第九十一章 人活命的成本其實很低

    朱熹自己也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這就說的很清楚了,朱熹認為人們應該珍惜上天賜予人類的本能,這些本能就是天理,相反,如果一味地追求本能之外的**,就是在走向自我毀滅……

    如果在太平年月裡,每個人都自我約束,這是對的,然而,自我約束,對於亂世中的人們來說,就代表著自我否定,也代表著逆來順受。

    這樣做是不成的……尤其是在雲昭這種強盜眼中,明顯是不成的。

    天下大亂,需要的是反抗者,雲昭甚至認為野心家出現在亂世不一定就是壞事。

    在壞無可壞的情況下,天知道野心家能否走出另外一條可以讓人有尊嚴的活下去的路。

    朱熹之前的《漢禮》就要自由的多了,而讀書人要是沒了野心,還叫讀書人嗎?

    讀書自古以來就有剋制人**的作用,因為他們往往想的太多,太會計劃……也從書中學會了太多為自己解釋的藉口。

    所以,不如武將,潑皮,農夫們橫下一條心幹到底的決心。

    總之,雲昭在親身經歷了這次難民潮之後,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這些看法,讓他拋棄了昔日所遵守的所有道德要求,在極端的環境裡面,雲昭發現,自己好像真的不介意吃人。

    春天來了,秦嶺給了人們珍貴的饋贈,不論是春草發出的嫩芽,還是小溪裡游來游去的小魚,亦或是剛剛交配完畢後體力衰竭的野兔,甚至一些從泥土裡爬出來的肥碩的蟲子,都是人們的食物。

    那些跟隨者母鴨子,在水塘裡游來游去的小鴨子,黃黃的,毛茸茸的,總能給人活下去的希望。

    雲家莊子這些天來有很多人在成親!

    本鄉本土的人結成親家總能獲得更多的祝福,本土人與外鄉人的結合,也就顯得寂寥一些。

    當然,雲氏給每戶成親的人家中會送去一斗糧食,五尺棉布,一小罈子酒,多少能讓婚禮有些模樣。

    福伯到底沒有看上住在牛圈裡的那個婦人,哪怕那個婦人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一樣不滿意。

    所以,換上單衣的福伯,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去新糧食地裡查看莊稼長勢。

    洪承疇走了之後,鄉民的膽子就大了很多,於是,藍田縣的界碑就被移栽到了商南黑水鎮以南……兩個月後,官府沒有追究,反倒送來了今年的夏稅的催繳文書,黑水鎮的,名字赫然在藍田縣的催繳名單上。

    於是,素來貪心的農夫們,就把藍田縣的戒備分別又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又挪移了一下。

    這本來不算什麼大事,直到長安縣的農夫自發的將藍田縣的界碑向自己方向挪動,並且一日三移動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西安知府張道理這才發來一道整飭文書,明明白白的告訴雲昭這樣做亂規矩,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