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614.兵家

 這是劉浩絕對沒有想到的。

 有了戰事計劃文案,整個隊伍推進速度快了許多,中下層將領都得到自己那份方案,知道該幹什麼?怎麼做?頭腦個個都無比清晰,這樣的狀況,被諸葛亮和賈詡看在眼裡,更堅定了他們日後作戰之法。

 現在的諸葛亮還真不喜歡玩神秘,早已經歷了一遍,該出名已經出名,該治理的已經治理,了卻心願之後,顯得更加豁達,讓他重新再經歷一次,哪裡能提起一點興趣。

 作為兵法大家,諸葛亮對這種提升軍事實力的方法十分在意,學習就變得理所當然,而賈詡,一直在做謀臣,親自帶兵,還真沒有過,原本也沒想過帶領,到了遼東,日後不可避免會出現單獨領軍出戰的狀況,有了這種方法,哪裡會錯過。

 兩人幾乎全程關注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戰事,任何細節都沒有放過,等到東沓拿下之後,二者都不約而同的計算起來,這一計算之下,給了他們很大的驚喜。

 無他,光一個損失就降低到最大,原本在二人心中,拿下東沓,損失三五百人至少是需要的,可哪想到東沓拿下了,真正死亡的,不過二十來人,傷者百人眾。

 損失如此,行軍速度也大為提升,任務下發,讓中下層將領都清楚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之後,在預定的時間內,他們就能完成的非常好,不需要考慮其他,使得他們更加專心致志,效果自然更佳。

 第三個驚喜,則是事後,完成了任務之後,也會給出相應的安排和建議,有安排的,自然明瞭該作什麼,比如,拿下城池之後,軍隊自行進入城防,自行進入城內巡邏,都是事先的安排。

 那些沒有得到安排的,也會給出建議,比如,建議城門戰鬥結束的這隻小分隊收攏傷員,派遣斥候關注就近幾隻隊伍狀況,看到他們需要增援的時候,可以及時出手等等。

 這些建議一出,讓隊伍都知道該關注些什麼,不會讓他們戰後無事可做,到時候反而成了城戰之後最大的麻煩,什麼入室搶劫之類,三國時代的兵馬思想還真沒那麼高,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劉浩就是考慮了這些,才會在文案之中給了他們很多安排,他想要將這些安排形成一套規矩,這樣一來,一定情況下杜絕了戰後反失民心的狀況。

 當然,劉浩也知道,真正徹底解決,還需要加入思想建設,這方面,劉浩已經知會了駱冰,讓他在龍國開始刷選人員,下次來往,就可以將這個隱患填補。

 東沓拿下,劉浩很快又招開了會議,這些天他讀了三國軍功計算等書籍,瞭解之後,也做了一些修改,更是將修改的原因也詳細書寫進去。

 今天的會議,一方面是為了給士兵、將領推行新的軍功計算方法,畢竟,他們真正的敵人是烏恆、鮮卑等外族,另一個,則是加入了任務完成度的軍功。

 比如,戰前給出的任務,你完成了,就有一個基本軍功,任務越危險,給出的軍功也越重要,同理,難度越高,軍功也越高。

 但拿到這份軍功的基本,是任務完成,並持續下去;

 比如,你拿下了城門,需要守住,假設你拿下之後,眼看周圍沒有敵人,隨著大軍建立其他功勳去了,結果城門被反奪。

 這樣的情況,你不僅不能得到任務的軍功,還會被處以刑罰。

 防採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手動加載,不支持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