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賀蘭 作品

第152章 衍聖公

    數千年前,儒家出了一位姓米的聖賢,被天下人尊奉為米聖人。

    此後歷朝歷代,米氏一族的嫡系子孫便有世襲的爵位。

    大明建國後,照古例冊封了第五十六代衍聖公,米燮。

    官拜正一品,班列文臣之首……

    米夑執儒林之牛耳,通古博今,滿腹才學,詩詞歌賦更是冠絕天下。

    讀書人莫不是以米聖人為終生榜樣,奮鬥楷模。

    其名絲毫不亞於修行界各宗宗首!

    每逢皇室出行,或是禮佛祈願,或是祭祀封禪,米聖人都會隨侍左右。

    太后身旁的慶王瞧見赫連朝樹,也是禮貌地頷首示意。

    而且嘴角露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笑意。

    此前,慶王一黨曾極力想要拉攏道宗。

    可幾番試探,莫愁湖道院的態度卻不冷不熱,若即若離。

    而紫金山劍閣的創建,好似一針催化劑,加速了慶王一黨和道宗的分道揚鑣。

    想在金陵城分一杯羹,大長老當然不願意。

    這些情報,一方面是來自小老弟呂南奇。

    另一方面,則是繡衣衛暗樁的發現。

    而且另據可靠線報,慶王府的世子朱瞻,不日便要遠赴東海。

    目的是拉攏瀛洲島的元氏一族,以及方壺島的柳氏。

    慶王一黨如此熱衷結交修行界,也是事出有因。

    當年爭霸天下的三方勢力,哪兒個背後沒有修行者的影子。

    北燕仗著皇劍孤臣率領的武修和術士,一劍破萬甲,硬生生斬碎北川府堅不可摧的城門,這才讓大明盡失北境八百里。

    定鼎江山的江北之戰,一方面是百萬雄師的金戈鐵馬,硝煙百里。

    而另一方面,則是數千修行者的巔峰對決。

    當年的大虞王朝,不乏奇人異士,更有十幾位上三境的陸神謫仙。

    要不是蜀山劍派和碧海長生殿幫忙,太祖皇帝豈能一戰定天下!

    大虞的修行者被屠滅後,赫連朝樹和蜀山的兩大名鋒,於萬軍之中取敵帥的首級,如同探囊取物。

    這樣的神仙手段,慶王朱允聰歷歷在目。

    因此,得到修行界的支持,遠勝千軍萬馬……

    赫連朝樹來至大殿後,只對太后和天子行禮,最多向慶王一人頜首示意。

    至於蘇閣老他們,包括一直耷拉著腦袋的病秧子寧王,俱都視而不見。

    沒辦法,人家還有一個身份,大明安東候!

    而端康太后,此刻的目光卻在呂長歡身上。

    而且鳳眼裡盡是滿意的神色……

    打從邁入大殿,便瞅見這二位像是相識已久的忘年之交,有些熱絡的不像話。

    此子能得神候的賞識,在所有人眼裡並不奇怪。

    試想,連挽夜司的國師傅老都能親自將他引薦到太后跟前。

    呂長歡憑的可不是那副俊臉!

    “今日除了佛劍明王,佛道劍齊聚,乃是一樁幸事,哀家這個老太婆,今兒個心情暢快的很吶!”

    端康太后言罷,放聲大笑。

    也是,慶王身後還站著十幾位劍閣的小宗師呢,算是湊齊了!

    衍聖公隨聲附和,言道:“今日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棲霞山寶剎梵音更是相得益彰,我大明人才濟濟,國運昌隆,江山定可延綿萬代……”

    呂長歡聽著心裡好笑,堂堂衍聖公,天下讀書人的領袖。

    這馬屁拍的真是天花亂墜,文采斐然。

    照理說,女子垂簾聽政獨斷朝綱,反對聲音最大的應該就是這位聖儒。

    自古牝雞司晨,家之窮也。

    讀書人的迂腐思維中,怎麼可能忍受大明由一個女人說了算……

    瞧他那副德行,哪兒還有讀書人的骨氣。

    呂蠻子最討厭的,就是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心裡一套,嘴上一套。

    可人家太后吃這一套,眉眼舒展,嘴角微翹,笑眯眯地瞅著米夑,頻頻點頭!

    “米卿家,您老年逾古稀,受累陪著哀家上山禮佛,辛苦了!”

    米聖人聽罷,躬身施禮言道:“太后為我大明殫精竭慮,寒冬臘月不辭辛苦來隱空寺祈願,不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老臣又豈敢枯坐無為!”

    端康太后欣慰地點點頭,轉身衝著笑而不語的神淵夜候言道:“此番請神候上山,也是想當著大家的面,徵詢一些關於北征之事!”

    呂長歡一聽,這才明白太后的意圖。

    合著來隱空寺是動員修行界,怪不得連慶王都親自隨駕。

    蜀山劍派的人,自然也只有朱允聰能夠請得動。

    征討北燕,收復北川府八百里失地,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