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230章 風聲鶴唳

    中午稍作休整時,王守仁已經感覺到問題不太對勁,跑來找張延齡說明情況。

    張延齡道:“王軍師的意思是要輕裝而出?那所帶的糧草和輜重等都不要了?就地給丟了?”

    王守仁不答。

    他始終沒有帶兵經驗,只是以自己的判斷覺得,遲則生變。

    耽誤了行軍的期限,就容易遭遇變故。

    當年土木堡之變,不就是因為行軍日期的一再延誤及改變?

    “沒辦法,帶了一群蝦兵蟹將,只能慢點走,大不了在宣府換上一批新的將士,或許還能在陛下規定期限之前抵達大同。”

    張延齡說此話時,故意讓宋明順和幾名京營將領聽到。

    這些人聽了,心裡自然不是滋味。

    但直接跟張延齡對著來,還是不明智,只能忍氣吞聲。

    可如此一來,也算是把他們心中那股氣給激發了一下,激發到什麼樣子也不勉強,因為張延齡自己都知道,帶著缺乏實戰經驗的京營人馬去打仗,本就是天方夜譚。

    ……

    ……

    當天的行軍沒有耽擱。

    一直到後半夜,一直到人困馬乏,近乎所有人都走不動道時,終於宣府關城在望。

    劉大夏作為宣府巡撫,派了人馬前來接應,就算是這樣,還是把京營人馬著實給嚇了一跳,差點以為是韃靼人殺來。

    好在按照張延齡的吩咐,提前派了騎兵去接應,雙方做了溝通,才不至於出現己方人馬深夜遭遇互相不認識的局面。

    宣府。

    作為大明西北的最關鍵之要隘。

    宣府沒有北城門,只有南邊有重重關防的城門,外軍其實是很難進入的,但張延齡作為新任的宣大總制,進個關城不成問題。

    宣府一向也是大明朝在西北的倉儲之地。

    劉大夏作為宣府巡撫,此時來做的是治理糧餉之事,但要不是張延齡出手相助,他在西北也沒大作為。

    儘管是深夜,張延齡還是在宣府總兵府見到了劉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