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135章 對手的立場

    李東陽府。

    李東陽接待了幾名白日前來造訪的賓客,為首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珪,同時前來的還有通政使司通政使元守直、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工部左侍郎徐貫以及戶部左侍郎佀鍾。

    這些人前來目的,是為了問詢內閣在張延齡事上的“偏袒”,或是說內閣對參奏張延齡出力不足,尤其徐溥在朝堂上替張延齡說話等等。

    說白了,他們認為內閣當挑起杜絕外戚亂政的重擔,而不是遇事攪渾水當騎牆派。

    “……賓之,朝中近來多有非議,多是認為外戚亂政跡象已顯現,外戚干涉六部事不勝枚舉,先有戶部鹽政,後有工部勘審,皆都用了外戚張氏一人。”

    “陛下對外戚眷顧日隆,外戚中飽私囊而不知檢點,若內閣諸位閣臣不出面阻止,只怕將來將成大明朝廷之大患……”

    閔珪把事態說得很嚴重。

    李東陽聽了心裡卻有些著惱。

    要打擊張氏外戚,你們打擊好了,什麼方法沒用過?現在發現所用的方略沒有成效,就怪我們內閣沒有出來行統領之責?

    關鍵是你們覺得能駁倒張延齡,倒是在朝堂上多出手啊!

    為何只有一個劉璋出頭,每每跟張延齡針鋒相對?

    李東陽道:“外戚亂政,內閣對此的確早有防備。”

    元守直問道:“那為何內閣一直遲遲沒有動向?”

    “諸位,前日在朝堂上的情況,想必都看得很清楚,內閣也並未站在支持外戚的立場上。為何不能令陛下降罪外戚,要歸咎於內閣?”

    李東陽也實在是不耐煩,說了一句重話。

    在場幾人感覺到自己可能是有點過分,對李東陽施壓太明顯,引起反噬。

    李東陽環視幾人,皺眉道:“說他中飽私囊,當初戶部鹽政行變革時,他在朝中據理力爭要讓朝廷出借兩萬引鹽,甚至將他自己身家押在其中,雖是壞了規矩,但總歸他是在為朝廷做事。”

    “當時各地鹽價騰貴,未有任何人為陛下出謀劃策,陛下甚至還親自於民間探訪,諸位捫心自問,當初你們可有為此事思慮過?”

    閔珪急忙道:“賓之消消氣,不過是在商議對策。”

    李東陽或也是覺得自己口氣太重,怎麼說內閣也是大明朝朝堂的中流砥柱,出了事情,也不能把事都推給別人。

    這群人前來,更大的目的是要問策。

    “唉!”

    李東陽重重嘆口氣。

    “事後內閣也曾總結過,只能說外戚張氏一人做事滴水不漏。”

    “這……”

    顯然在場之人並不贊同所謂張延齡做事滴水不漏的說法。

    這不是長他人志氣?

    李東陽續道:“就以當日在朝堂劾他三事為例,第一件是他帶太子到民間與人毆鬥,令太子置身險地。”

    “諸位站在人臣的立場上,的確認為他罪大惡極。”

    “但諸位可有站在陛下立場上思慮此事?對陛下來說,太子生性頑劣,太子出宮都乃陛下所默許,若臣子能對太子行向善規勸和引導,哪怕其力微小,陛下都不會責怪,更何況張氏所做之事,乃帶太子到民間私訪瞭解百姓疾苦,太子主動與人毆鬥,也出自寬仁待百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