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港口問題


 畢竟這種被海運界稱為“新呂宋型”的甲烷運輸船,其兩用的特性,對於海運公司而言,簡直是太香了。


 特別是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又是製造業欠發達地區,出口油氣資源的同時,又需要大量進口糧食、日用品和電器之類。


 這剛好讓兩用運輸船的運輸船期拉滿,中間不存在什麼空船期。


 海運公司為什麼對於油氣運輸船又愛又恨?


 還不是因為其每一次運輸,都要空船過去。


 要知道很多集裝箱船、幹散貨船的單位運輸報價,往往只有油氣運輸船的一半不到,原因就是貨船可以來回滿載運輸。


 而lng船除了天然氣之外,根本沒有辦法運輸其他東西,這導致有一半船期處於空船狀態。


 因此“新呂宋型”運輸船,才會成為當前的明星運輸船。


 趙興民看著礁石號甲板上的集裝箱裝卸位,轉過頭笑著問道:


 “竹經理,貴公司在羊城接到集裝箱運單沒有?”


 “接到了,是一批運輸到暹羅的集裝箱,到時候公司可能會在暹羅再接一批集裝箱前往吉隆坡,最後再去馬來半島的海上油田裝一批甲烷,一趟下來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


 “看來貴公司的海運服務非常搶手呀!”趙興民心裡面有些羨慕。


 竹鈴笑著搖搖頭:“辛苦錢而已。”


 東亞、東南亞、西亞、南亞這些地區對於海運的需求量,其實比北美還大很多。


 北美如果不是這些年一直在去產業化,導致製造業不斷衰退,其本身的資源、人口,其實根本不需要進口什麼東西。


 而亞洲地區則不一樣了。


 亞洲的很多地區,都或多或少存在各種不足。


 比如東亞,製造業非常強大,但能源和資源缺口同樣非常大;


 而西亞能源豐富,製造業卻等同於沒有;


 南亞人口龐大,農業資源不錯,但製造業一般般,資源和能源同樣缺口龐大;


 東南亞在四個地區中,反倒是最全面的,有人口、有農業資源、有能源和礦物資源,製造業也有一部分低端產業。


 如果可以補足製造業短板,東南亞基本可以實現內循環。


 未來的全球格局,無論是哪個勢力,如果要對抗北美,那就必須控制東南亞。


 沒有東南亞這個大區塊的補充,沒有哪一個勢力可以單獨硬抗北美。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w`),感謝書友“王恆2017”、“夢中長生”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