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

    鈕遠心中不服,然而顧及柳鎮年的臉面,只好答話:“屬下明白。”

    柳鎮年站起了身,挺起腰板,經過東側的長几邊,向廉崇文微笑了一下;又行至案几的另一頭,把圈椅抽了出來,勸說太子坐下,並強令鈕遠侍立。自己則坐到了角落一點的位置,背靠東間的牆壁。

    “太子殿下,”廉崇文從衣兜裡拈出了一張契約,“您看看,貴國是否可以答應?”

    太子接了過去,鈕遠只在旁邊踮著腳瞧,看起來與之前商議的差別不大,但瞬間對其中一條心生不滿:“唉,廉將軍,吳思經是還想留在我國境內嗎?”

    “這個是他的心願,我本來不打算寫上,但奈何他強求著我,為了一點情分,依著他了。如果貴國認為不妥,大可以去除之。”

    “不妥!絕對不妥!”鈕遠一垂眉,厲聲說道;太子亦鄭重地搖了搖頭。

    “那好吧,我們只能照做……”說到此處,情緒低落的他竟將話鋒一轉,“但是要讓他走,必須本國發船來接,需要時日,不知定在何時為宜?”

    “這個不是由著你們?”太子懷疑地問。

    “非也,”廉崇文放聲一笑,“一者,貴國當給發通行印照,才能使本國船隻暢通無阻;二者,火炮兩百門作為贖費,也會一併送來,需要貴國及時接應;三者,他吳思經還眷戀此處風光,欲停留幾個月再走。要是貴國對此事尚不著急,我可以通知他們,緩些日子再行。”

    鈕遠依舊撇著嘴:“既然如此,朝廷現在就讓你們走!這便吩咐禮部,發給你通行印照,你坐船帶回本國!”

    “大人,他自己可沒有船,是搭著東洋的商船來的……”魯之賢低聲提醒。

    鈕遠卻還是固執己見:“哦,大不了我們調發兵船送他回去!總之絕不能耽誤日期!”

    “奉相!”戶部尚書曾粱忍不住了,忽然出列進言,“如今海寇肆虐,非要使吳思經離開我天朝也可,但當等海疆寧靜之後,方能任使船隻頻繁來往。海關上正是小心禦敵之時,縱算兵船得渡南洋,那彼國前來的船隊靠近南海,誰能保證不出問題?賊情緊張,海面上又是敵我難辨,萬一不慎走火,則是小事變為大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