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水摸魚睡懶覺 作品

第五十七章 荷蘭人的反應二

    恐怕劉一鳴都沒想到,這段時間的順利進攻,竟然讓赫茨產生了戰略誤判,也就是從這裡開始,荷蘭人距離爪哇越來越遠。

    十一月十一日,始終得不到南華軍準確報告的赫茨正在大發雷霆,距離首相給他的五個星期期限,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而寶貴的一個星期時間,他什麼有用的消息都沒有得到,戰略也就無從下手。

    範·赫茨可能是個驕傲的將領,但是並不愚蠢,不然也做不到將荷蘭殖民地擴張到頂峰,並固定下來,但是無論怎麼說,收集情報只是為了求穩,對殖民地人民的輕視是暫時不會消失的。

    “沒有時間了,將部隊集結起來,準備出發吧。”赫茨對著副官說道。

    十月十二日,赫茨帶著五千人的陸軍,離開了巴達維亞,從陸路向東走去。

    因為折損了十艘共計兩萬噸軍艦,赫茨並不知道南華的海軍力量有多強,所以並沒有採取海路進攻。

    安全起見,巴達維亞剩下了三千人守軍,其中包括一千多人的海軍,一千人的東印度偽軍,真正的荷蘭殖民陸軍力量只有兩個不滿編的營,八百人不到。

    因為路途艱難,裝備人數眾多,加上不適應環境,荷蘭人行軍速度只能達到每天十五公里,不過這是完全展開後的速度,相對來說,先頭部隊能達到二十幾公里。

    ………………

    視線轉回南華。

    在赫茨調動偵察兵對南華進行偵查的時候,劉一鳴也沒閒著,不僅進行反偵查作戰,也向外派出了大量的特務營偵察兵,可是效果並不理想。

    赫茨到達巴達維亞後,對巴達維亞實施了較為嚴格的控制,特別是針對華人,華人不能隨意出入,而南華剛剛成立,只有華人可用,所以很難得到有用的情報。

    一直到荷蘭人大軍出城,偵察兵才騎馬往回趕。

    不過沒有消息的時候南華也不是毫無作為,六日,在日惹修整了四天的第二第三支隊主力,將日惹留給了剛剛收編的一百多名偽軍鎮守,然後全軍開拔,向三寶壟靠攏。

    受道路條件限制,在只攜帶了基本彈藥和食物的情況下,行軍五天,終於到了三寶壟。

    此時,三寶壟集結了四千出頭的軍隊,算上打虎口還埋伏著的一千餘人,下一步計劃中,南華軍了調動軍力有五千多人。

    十月十日,劉一鳴命令,第一支隊向西出發,前出至距離巴達維亞一百一十公里的一處山地旁修築陣地,做好防禦準備。

    為了這次防禦作戰,劉一鳴準備了數百公里長的鐵絲,可惜運力不足的問題自從到了三寶壟後,一直困擾著南華軍,這也是劉一鳴選擇在攻下三寶壟後主動暴露,催促決戰到來的原因!

    所以一直到戰鬥開始,也才輸送了一百一十公里長的鐵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