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水摸魚睡懶覺 作品

第五十八章荷蘭人的反應三

    三寶壟到巴達維亞距離直線只有三百多公里,但是地形複雜的印尼,哪怕是北部平緩地區,連接兩地的工路也有四百五十公里長,雙方在以每天五十公里的速度快速接近著。不出意外的話,要一直到第八天,雙方的偵察兵才會互相發覺,但是戰場就是個意外頻發的地方。

    十一月十二號,修整了一下的第二第三支隊沿著第一支隊的軌跡,向巴達維亞挺近。

    十一月十三日,騎馬狂奔兩天的偵察兵碰上了正在挺進的第一支隊,馬上向王洋報告了荷蘭人大規模出城的情況。

    王洋估算了下時間,認為是十六號左右雙方相遇,隨即命令繼續前進,這是王洋以華人每天能行軍三十公里計算的。

    實際上這是建立在華人士兵耐性較強,加上騾馬覆蓋率高,才做到的。荷蘭士兵雖然是歐洲‘列強’,但是論富裕,還真不如南華士兵。

    (這個數據也是我臆想的,計算中考慮了雨林行軍的難度,還有整體機動性。)

    這個過程中,王洋陸陸續續收到後續特務營帶來的情報,知曉了荷蘭人的人數,行軍速度,推翻了之前十六日的判斷。

    另一邊,在十五號,雙方相距僅僅一百七十公里時,赫茨也得到了南華軍出動的情報。

    “他們是想幹什麼?”

    赫茨看著地圖,搞不清南華軍的意圖,不過區區兩千人,就敢孤軍向巴達維亞進軍?

    “會不會是誘餌?”一旁的參謀說道。

    “全力偵查,加派偵察兵,繼續前進,不能因為兩千人,就把我們嚇住了!”搞不清南華軍意圖的赫茨說道。

    “搞清楚他們後面是不是還有援軍!”

    十一月十七日,兩軍相距不過七十公里,前出的偵察兵已經互相打過照面,甚至有短暫的交火。

    “和計劃偏差太大了!”王洋拿著地圖說道。

    “怎麼辦?是否繼續執行?”第一支隊副隊長趙大寶也知道原定計劃,但是偏差實在是太遠了。

    “暫時停止計劃執行,就地修築工事,等待援軍。”王洋考慮了一下,最後決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