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12 醫師可還喜歡

    李麗質撫掌笑道:“醫師真是好提議,此法確實可行。”

    李明達一聽可行,就馬上說道:“那就依醫師所言,在這邊開一道門允許遊客出入……醫師還有嗎?”

    既然開了口,陳景恪就一股腦全說了:“設置一些座椅供往來遊客歇息,擺放一些垃圾桶,在偏僻角落修建茅房……”

    總之就是按照現代的公園模樣進行設置。

    李明達很是開心的一一記了下來。

    李麗質則很是驚訝,真是好細膩的心思。照著他的意見改造,這古池說不定真的會變成長安著名一景。

    不過真正想把這裡變成一景,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首上佳的詩文點綴。

    那麼詩文從何來呢?

    她的目光看向了陳景恪,道:“醫師如此喜歡古池,何不賦詩一首。”

    李明達才想到這一點,也期盼的看了過來。

    陳景恪很是頭疼,這就是當文抄公的下場啊。

    抄的時候有多爽,事後別人邀請你作詩的時候就有多頭大。

    要是腦海裡有相應的作品可以抄還好說,要是沒有那就真麻煩了。

    就比如現在,你讓他上哪抄去?

    他記得的唯一一首沾邊的就是楊萬里的《小池》,可他抄給李明達的第一首就是它,總不能拿出來二次利用吧。

    抄無可抄的情況下,他只能道:“近日一直在和太醫署的諸位先生交流醫術,心中盡是此物,實在沒有靈感。”

    李麗質倒也沒有多想,她一直在關注陳景恪,知道他確實在和御醫們做醫術交流,很是痴迷。

    在這種情況下寫不出詩文來也很正常。

    李明達就更不會說什麼了,她對陳景恪是無條件信任。

    所以李麗質就說道:“不急,等哪天有靈感了再寫也不遲。”

    額……有靈感了再寫?

    這是陳景恪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看來不能一味的拒絕,最好能想個辦法解決掉才行。

    說起來他還真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斟酌了一番,他就說道:“一人寫詩何如千百人寫詩?不若引更多的讀書人來作詩。”

    李麗質眼睛一亮,道:“好主意,若真能得千百人寫詩,古池必將成為天下盛景也。”

    “但若想引得讀書人寫詩附和,須有佳作為‘引’方可,這就要勞煩醫師了。”

    陳景恪笑道:“我曾經偶得些許殘句,只是才疏學淺未能寫全。不若我把殘句寫出,然後邀請士子補全如何?”

    李麗質笑道:“那真是再好不過了,不知醫師都有哪些殘句?”

    陳景恪開始編故事,道:“我曾泛舟水上,因睏意襲來想假寐片刻,誰知醒來已是夜半。”

    “半夢半醒間把倒映星河的水面看做是天空,誤以為自己泛舟星河……清醒後得到一殘句。”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兩位公主以為這一句如何?”

    李麗質驚歎道:“好一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是我見過最美想象力最豐富的詩句,醫師果真詩才無雙矣。”

    李明達激動的勐點小腦袋:“嗯嗯嗯,我也喜歡這一句。”

    然後又有些遺憾的道:“只可惜它是殘篇,要是能補全就好了。”

    陳景恪心道我也想寫全,可問題是這首詩他就記住了這兩句。

    唐詩宋詞他看過許多,真正能記全的並不多,大多都是隻能記住一兩句傳唱度最廣的。

    這會兒拿出來其實也不錯,當餌釣那些文人騷客。

    至於那些文人會不會上當,完全不用擔心。

    唐代的科舉還很粗放,錄取的時候更看重考生的名氣而不是實力。

    如果有達官貴人寫推薦信,那基本必過,等著吏部授官就可以了。

    以李麗質和李明達的身份,只要古池開放,馬上就會有數不盡的讀書人過來打轉。

    到時候稍加引導,就會有無數學子過來寫詩作文。

    但只有一句殘句明顯是不夠的,所以李麗質又問道:“不知醫師可還有別的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