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13 唐朝公主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澹澹風。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陳景恪又接連說了好幾句‘殘句’,全都是那種不記得全詩,只記得一兩句的那種。

    能記全的詩自然是要留著在合適的時候再抄。

    但經典就是經典,哪怕只是殘句,依然讓李麗質和李明達姐妹兩個震驚不已。

    感覺差不多了,陳景恪說道:“就這些了,公主看可還夠?”

    李麗質正想說足夠了,可眼睛閃爍一下又改口道:“都是好句,可殘句總歸是殘句,缺少壓軸之作呀。”

    陳景恪並不上她的當,說道:“天下士子如此之多,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數不盡的優秀詩作出現。”

    李麗質見他如此也沒有再說什麼,有這些殘句當‘磚’確實足夠了。

    到時候邀請一些士子開文會,把這些殘句拿出來,會有無數想要揚名的讀書人試著補全或者附和。

    到那個時候,古池不但能成為長安一景,還有可能成為文風鼎盛的象徵。

    對陳景恪本人好處也很多,別的不說,肯定能才名遠揚。

    文人的社會地位可是遠在醫師之上的,到時候和小兕子才是真正的般配。

    她們姐妹倆也能因此收穫美名,甚至拉攏一部分士子,將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到了。

    作為大唐的公主,她考慮的可是很長遠的。

    接下來他們又商量了一下文會該怎麼舉辦,如何擴大聲望。

    陳景恪給出了兩條建議:“可以單獨建一面牆,只要對自己的作品滿意,都可以寫在牆上任由他人評說。”

    “為期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不等,哪首作品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就銘刻在石碑之上。其餘詩詞則全部刷白,等待下一位士子到來。”

    李麗質情不自禁點頭道:“此法甚佳,還有嗎?”

    陳景恪繼續說道:“若舉行文會,可以把與會者的詩詞集結成冊,印刷發行廣為流傳。”

    李麗質疑惑的道:“集結成冊廣為流傳乃文會常用之法,只是不知道這印刷為何物?”

    陳景恪並不奇怪她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凋版印刷術恰好形成於初唐這一段時間。

    武周時期技術才成熟,唐朝中後期才得到廣泛使用。

    此時還是貞觀年間,印刷術還處在萌芽狀態,只在某些小圈子裡偶爾使用,李麗質不知道是很正常的。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公主應該見過拓印吧?如果我們把文章以陽刻之法凋刻在木板上。”

    “刷上墨水再把紙鋪在上面掃一下,是不是就拓印到紙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