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師叔 作品

第八十二章 去挖個人?

    兩萬一千輛。

    根據統計的數據,從預售開始的一週內,真實網上訂車人數達到了21000人,當然在李錇的對外宣傳上是預售72小時就有是三萬人訂車,七天八萬,也不算太誇張。

    畢竟相比於行業裡華米兩開花說自己36小時預售近7萬輛,車都沒開始造就有3.7萬訂車的,李錇已經相當收斂了,要不然吹個十萬都可以。

    在預熱宣傳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就有這樣出色的數據,說明前景還是很光明的。

    秦園打來了電話,先是祝賀一番又溝通了一會代工生產的事宜,順便提了提合資新能源卡車的事。

    除了電池和電控,其餘的車體設計、驅動等方面都是二汽獨攬,不過彗星汽車還是排了點人進去,心照不宣的偷師嘛,反正對方也默許了。

    相比於研發和經驗都薄弱的彗星汽車,二汽抽出來的設計團隊不說多麼優秀,至少也能考慮的面面俱到不出簍子。

    他們在同時推進砂土車、大中型物流運輸車以及長途半掛車頭,其中設計難度最大,最昂貴最重的就是半掛車頭,畢竟承重最大公里數也最大。

    為了達到2000公里續航的硬指標,而且是至少拖50噸掛車的情況下,電池和電機都非常重要。

    這一次電機的合作對象是國內的另一家企業,二汽、彗星和他們三家一起開發新的既省電又動力強勁的驅動系統,以及必備的動能回收系統。

    但即便樂觀預計,半掛車頭也要搭載5噸以上接近6噸的電池,整車質量控制在11噸左右,這樣誇張的容量所需的控制設備都需要不少的成本和重量。

    至於三千甚至四千公里以上續航的版本已經不能簡單的疊加電池,二汽的設計人員意見是再增加電池車就太重了電機就有問題了,所以最好是提升電池性能。

    這一點江誠暫且按了下來,650wh還便宜的電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太出風頭,要不然說不準會出事。

    現在他最關注的還是乘用車的銷售情況,汽車廠已經加班製造,算上代工廠的產能半個月後就有四萬輛的現貨,而且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

    預售的交車日子也不長,加上運輸也只有短短一個月,相比於某些割韭菜的斷則半年廠則一年以上甚至跑路的車企來說簡直良心到了骨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