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戰爭打響

“呼——”

地下室的一個工作間裡,黎木長呼一口氣。

完成了。

經過半天的思考、模擬與演算,最終敲定了在地球上放置“常駐”希望之門的計劃。

各國各地區,共計一千座希望之門的常駐點。

他第一時間找到娜塔莎和從靈,想問一問她們的看法。集思廣益,看看還能不能繼續優化。

娜塔莎和從靈看完黎木的計劃後,開始思考。

從靈率先發言,

“常駐點……我個人覺得不太妥當。”

“為什麼?”

“之前的排行榜你也看過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選擇隱藏自己的名字。《無限》是以真實身份登記的。我想,這部分人隱藏名字,也是為了真實身份不被人發現。如果設置常駐點的話,他們要跟安全屋交易的話,就需要前往固定的地點,這顯然是跟他們隱藏身份的初衷相悖的。”

黎木想了想,

“你說得對。固定地點,轄定的範圍太小。如果有人蹲點的話,輕易地就能掌握通過固定點進入安全屋的方式。而且,還容易被一些不相干的玩家擠佔通道。”

他又問,

“那你有沒有什麼其他想法呢?”

“設立希望之門的常駐點是沒什麼問題的。關鍵在於‘專屬性’。暫時來說,要讓常駐的希望之門成為進行腦髓結晶交易的玩家們的專屬通道。”從靈說,“讓其他玩家即便知道地球上有常駐的希望之門,也找不到,進不去。具體的方案的話,我就不太懂了。”

黎木點頭,

“專屬性……就像員工通道一樣。”

“嗯。”

“那樣的話,還得進行一次改造,設立一個專門給這部分玩家使用的交易場所。不能選在普通小型安全屋裡。”

娜塔莎說,

“擴建改造的事情好辦。但專屬性怎麼著手呢?既然是專屬的,首先需要我們精準定位到每一個獲得了腦髓結晶的玩家。該怎麼定位?”

“這部分玩家唯一的共同特徵就是,都有腦髓結晶。而且,每一次獲得腦髓結晶的玩家都會變化。所以,不能從玩家本身著手。關鍵點是腦髓結晶。”黎木說,“比如說這樣。能夠有一種方式,發現玩家得到了腦髓結晶。然後安全屋再向玩家進行標記,被標記的玩家,就能感受並進入常駐在地球上的希望之門。”

娜塔莎想起之前的事,說,

“從無限邀請函著手怎麼樣?”

黎木說,

“無限邀請函一次只能發出一份。”

“那能不能試著去理解無限邀請函的機制呢?能利用好這種邀請制的話,感覺也能行得通。”

黎木想了想,倒是可以通過安全屋的破窗之眼具體觀察地球上的玩家,然後進行標記,再讓希望之門對其發出主動性的提示。

“可以是可以……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確定獲得了腦髓結晶的玩家。”

這一點,破窗之眼是窺視不到的。

因為腦髓地獄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副本都要龐大且真實……沒有類似於副本的那種“代碼式”的運行邏輯。所以破窗之眼很難實時窺視到哪個玩家殺死了不安者,獲得了腦髓結晶……要掃描玩家的物品欄就更不可能了。按照從靈之前的說法,玩家的物品欄是《無限》遊戲裡,私密權限最高的內容。

可能只有《無限》本身才能知道玩家的物品欄裡到底有什麼。

關於這個新的交易項目,其餘一切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唯獨最關鍵的……確定交易對象,犯了難。

從靈不太自信地說,

“要不,通過宣傳的方式,讓玩家主動找我們吧……在無限玩家交流論壇裡做宣傳,就說安全屋可以高價回收腦髓結晶。”

黎木說:

“這樣做,只能讓玩家們知道安全屋有這個交易項目。但是我們還是確定不了具體的玩家,確定不了,就沒法精準投放希望之門。通過第三視角方式,又會暴露玩家的身份。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能主動掌握每一個潛在交易對象的能力。不然的話,腦髓結晶的交易很難做成規模。”

“那我也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娜塔莎挑了挑眉,

“實在不行的話……我去腦髓地獄裡採集。”

黎木果斷否決,

“不。這不是一個安全屋該做的事。我們的根本目的是以《無限》為平臺,以玩家為對象,進行物品交易與回收。脫離《無限》本身去進行某項活動還可以,但最好不要主動參與由《無限》直接負責的內容。雖然我知道,以娜塔莎你的能力,進入腦髓地獄殺不安者,就是割草……但那樣的話,會將你完完全全暴露在無限的觀察之下。我們是商人,不是玩家,更不是冒險者。”

娜塔莎點頭,

“好吧。那我再想想其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