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蛤蟆 作品

第二十三章:科舉


 然後就是八國的遺民問題了,解決這個也不難,有兩種辦法,一種就是施行仁政,循序漸進,讓他們過上太平安生的日子,等過了幾代人之後誰還記得故國。另一種方法就是就是攻其一役,先想辦法讓他們跳出來,然後再一戰功成,這個方法比較殘酷,不建議使用,


 接下來就是幾大藩王的問題了,這個才是最讓歷代皇室頭疼的,不過這可難不倒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趙楷,只見趙楷在筆下緩緩寫道: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千古第一陽謀,趙楷相信,此令一出絕對震撼所有人,削弱藩王,兵不血刃,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搞不好還會引發叛亂,趙楷甚至覺得離陽這個皇帝都不一定有魄力去做這個事情,不過這可就和他沒有關係了,他就說一下而已。


 寫完這些之後這篇文章的字數已經將近兩萬字了,已經完全超過了尋常考生的文章了,完全可以交卷了,不過趙楷沉思之後,又提起了筆,緩緩寫下:


 自古以來,世人皆知打江山難,卻不知守江山更難,縱觀古代王朝,無一不是數百年而終,千秋萬世談何容易,吾生平有四願,若能完成,千秋可定:


 吾願離陽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無不白之冤,無強加之罪,遵法如仗劍,破魍魎迷崇,不求神明!


 願離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禮義,守仁心,不以錢財論成敗,不因權勢而屈從,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難時堅心志,無人處常自省!


 願這世間,再無壓迫束縛,凡生於世,都能有活著的權利,有自由的權利,亦有幸福的權利!


 願終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守護生命,追求光明!


 此為我心所願。雖萬千曲折,不畏前行!


 “李淳剛有兩大宏願,我這個四大宏願不比他差吧,”


 趙楷滿意的放下手中的筆,該寫的,想寫的都寫了,自然是不想在這個破地方待著了。


 “大人,我要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