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 作品

第九十一章(求三萬三千三百神佛讓那...)

    “你本該如此。”

    “我沒讓趙家人進來,我知道你不會想看到他們,但我又知道你心軟,如果我做錯了,你就醒過來罵一罵我……但是沒做錯的話,你就誇一誇我,不然我良心難安。”

    最沒良心的討債鬼倒好意思說他良心難安?

    剛踏進來的元狩帝一聽這話差點沒一口氣喘不上來,重重地咳一聲,沒得到霍驚堂的回應,又咳兩聲,終於得到霍驚堂鋒利得想殺人的眼刀。

    “……”元狩帝訕訕地問:“還沒醒?”

    霍驚堂:“沒什麼事就別來惹人煩。”

    元狩帝那口剛下去的氣又提起來,可是看著面容狼狽疲乏的霍驚堂,心酸佔據那股氣,他這時就像天底下所有父親那樣勸他:“休息一會兒吧,就在旁邊搬張睡榻,好好睡一會兒。朕叫人時刻盯著,但凡趙卿有一點動靜,哪怕是眼皮翕動一下也立刻叫醒你。”

    霍驚堂:“陛下來便是說這些?”

    元狩帝皺眉:“趙宰執與其妻謝氏每日到紫宸殿外頭等著,謝氏病得高熱不止,還是堅持每天過來等幾個時辰,趙宰執一邊處理兩江大案,一邊抽出時間過來。宮宴那日回去,第二天再上朝,趙宰執頭髮白了一大半,顯然悔恨交加——”

    “您要是再說這些,今後也別來了。”

    “你!”元狩帝惱怒,還是壓低聲音:“你就這麼油鹽不進?”

    霍驚堂塌著肩膀,神色木然:“爹,求您了,能不能過後再問我不敬之罪?”

    “我……”

    元狩帝語噎,心酸得不行,霍驚堂小的時候不記事,喊過他爹爹,被他打了、呵斥了,自此涇渭分明,再是送他回靖王府以及他身中蠱毒,他送老六去冀州軍,霍驚堂便徹底與他生分起來。

    彼此相處始終沒越過線,連氣他時的桀驁不遜也死死把握在君臣本分裡,再不像從前那樣付出百分百的信賴和敬重,更別提喊他爹。

    現在再喊他爹,是求他晚些時候再問罪。

    可他沒想問罪。

    他就是希望霍驚堂能像以前那樣忤逆他、氣他,希望他能有些生氣,別像現在這樣整日死氣沉沉的,彷彿人也隨著昏迷的趙白魚死去了一般。

    “爹,爹不說了。但是你聽爹的話,別人沒醒,你先倒下去了。”

    霍驚堂沒回應,固執的脾性不知道究竟像誰,可是元狩帝沒轍了。

    他自知虧欠,眼前的兩個人他都虧欠。

    ***

    出了紫宸殿,元狩帝問身邊的大太監:“聽聞太后在洪福寺點燈為趙白魚祈福?”

    大太監:“是。點了盞祈福供燈。”

    元狩帝:“很靈驗?”

    大太監:“據說十分靈驗。府內是洪福寺,府外是寶華寺,香客如織,車水馬龍的,不靈驗也不可能有人去。”

    元狩帝:“你去幫朕也點一盞。”

    大太監趕緊回:“是。”

    ***

    謝氏進不去暖閣,見不到趙白魚,只能從旁人嘴裡打聽情況,得知趙白魚求生意志薄弱不禁潸然淚下,自知是他們的罪過,奈何無能為力,幫不上什麼忙。

    回府途中突然拐道去了洪福寺,因她是最虔誠的香客,所以一到廟裡便能直接去見方丈,開口便是砸了從前為趙鈺錚祈福的供燈。

    方丈定定地看她,臉上並無異色:“夫人想好了?”

    “砸了。”謝氏又說道:“勞煩方丈再替我點一盞消災祈福的供燈,便是要我從此以後吃齋唸佛、或日日抄寫佛經也沒問題,但求,但求小鱗奴從此以後無驚無險、無災無難。”

    方丈:“請隨我來。”

    明燈在萬佛殿供著,到了地方,謝氏發現萬佛殿門口、欄杆之上、下方的大廣場都擺滿明燈,眼下是落日時分,明燈燈火朦朧,若是天色完全暗下來便是明燈萬盞,尤其壯觀。

    但這不稀奇。

    洪福寺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舉行萬眾供燈的法會,府外的寶華寺也會舉行,甚至一些小型寺廟也會舉行千眾、百眾供燈法會。

    謝氏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她全都去過,她曾經為體弱多病的趙鈺錚跪遍神佛,每個寺廟都留有她虔誠供奉過的痕跡。

    可她貪求的福氣沒落到她的么兒頭上,不過這不怪神佛不顯靈,怪她認錯了人,怪她心狠遷怒無辜稚兒。

    “俗言父母債,子女償,是不是我前世造孽太深,欠了債要今世讓我的孩子來償還?為什麼報應不報在我身上,非要落到無辜稚子頭上?”

    許是大悲大痛過了,連謝氏都詫異於她問出這話的時候,情緒很平靜。

    “世間一切皆是因果定數。前世因變數太多,不一定影響今世果,但前塵因今時果,因不一定是自己的因,許是他人的因種下來的果落到夫人頭上。又或許他人影響了您種下的因,結的果落到另一個人頭上。”

    “對那個無辜之人而言,平白無故吃下惡果,公平嗎?”

    “因果定數,不講公平。”方丈回頭看向謝氏,溫聲說道:“吃下惡果的人便有可能種下新的因,也許是惡因,也許是善因,若是善因,便結善果,善果落到他人頭上,卻也是功德無量。”

    謝氏面無表情,即便方丈彷彿洞察一切,有大智大慧,但她還是心有不甘。

    憑什麼他人種下惡因結出惡果不自己吃了,偏要來禍害她的小兒郎?

    憑什麼要她的小兒郎吃下惡果還要結出善因卻落不到自己頭上,去積攢什麼功德?

    方丈見狀,倒沒再勸了。

    這時有個人從萬佛殿裡出來,打眼瞧見謝氏便過來行禮:“喲,趙夫人也來禮佛?”

    謝氏抬眼看去,是元狩帝身邊的大太監,沒有寒暄的心思,只草草應和:“您也是?”

    大太監朝天拱手:“奉命行事,來為小趙大人供盞祈福燈,差點沒請到。”他扭頭又對方丈說:“您是洪福寺的方丈?怎麼還缺燈盞?趙夫人若是來求祈福燈恐怕得無終而返,裡頭沒燈了。喏,都叫人供下去了。”

    謝氏臉色一變,驀地看向方丈,後者招來小沙彌一問,確實沒了,再進貨也來不及。

    方丈:“怎會沒了?近日不是萬眾供燈法會,怎麼這麼多香客來點燈?”

    小沙彌說道:“不止咱們洪福寺供萬盞燈,府外的寶華寺,府內的中小寺廟的燈盞估計都被供完了。最近府內外的人都瘋了似的擠進來求盞青燈,先是幾位有誥命在身的夫人們來求,沒多久便是百姓們紛至沓來,還有幾個人合供一盞……兼之前兩日太后在咱們廟裡也供了盞青燈,不知怎麼的傳了出去,今日便點完所有燈了。”

    碰巧有三個布衣百姓從旁走過,手裡拿著一盞合供的燈,謝氏攔下他們詢問能不能賣給她,三人面露難色。

    謝氏急忙說道:“我可以出十倍百倍的價錢,請求你們把燈讓給我。”

    其實她可以等幾天,也知道所謂的祈福燈不過是求個心裡安慰,不能喚醒五郎,可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好像點到一盞青燈便能慰藉痛苦不堪的心靈一般,茫茫無所歸依,只能抓住唯一能抓住的貧瘠慰藉,驅使她在這裡糾纏三名香客就為了買一盞燈。

    三人中的一人說道:“非我等故意抬價,只是供這盞燈只為心意。”

    謝氏問:“為何心意?”

    三人:“為一人祈福。”

    謝氏:“為誰?”

    三人:“趙白魚趙大人。”

    謝氏怔住了,連大太監也露出驚訝的神色,而那小沙彌自顧自說道:“這萬盞明燈皆是府內百姓為趙大人供的祈福燈,我還記得有個香客從山門外頭跪到這兒來,誠心誠意,求三萬三千三百神佛,讓那小青天脫離無邊苦海,還他回人間。”

    他回頭看向二人,不解地撓頭說道:“你們不知道嗎?趙大人為民請命,還以身擋刀救聖上,如今命在旦夕,昏迷不醒,民間傳遍了,這才一燈難求。我們京都府還算好的,聽說兩江那兒,有人立了長生碑,家裡日夜供著青燈。”

    天下萬民供青燈,只求一人福星高照。

    此時,謝氏已是淚流滿面。

    ***

    紫宸殿暖閣。

    “公道在民心,民心裡有桿秤。”霍驚堂在趙白魚耳邊低語,而方才是硯冰興起說到了京都三萬盞明燈為趙白魚祈福的事,他便作如是說。“小郎,你為之立命的黎民百姓,都在求神佛把你還回來。”

    “小郎,小菩薩,你沒那麼孤單,別迴天上去好不好?”

    “小郎……”霍驚堂埋首在趙白魚的頸項,溫熱的液體又滑落了。“人世間沒那麼糟糕對不對?你不是踽踽獨行,有我,有親朋好友,還有天下萬民,你那麼在乎他們,怎麼捨得拋下對不對?”

    他沒動,便也沒發現有一隻蒼白的手緩慢虛弱地抬起來,輕輕地放在了霍驚堂的肩膀上。

    霍驚堂不敢動,他太害怕又是錯覺了。

    然後他就聽到自頭頂傳來溫柔如天籟的聲音:“我捨不得拋下的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