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晉學宮,百家爭鳴!為往聖繼絕學,開啟盛世篇章!

    此時此刻。

    伴隨蘇長歌的聲音響起。

    老皇帝和太子兩人瞬間愣在原地,一頭霧水的看著他。

    “基建?”

    “這是何意?”

    老皇帝出聲詢問道。

    他自忖讀過的書不在少數,而且種類繁雜,但基建二字卻從未聽過。

    倒是擊劍,時常有所耳聞。

    “陛下,基建。”

    “顧名思義,就是基礎建設。”

    蘇長歌開口解釋道。

    “譬如修馳道、興水利,它們就是基礎建設的一種。”

    “此舉可以將大量沒有田產的農戶吸收掉,由朝廷發放錢糧,讓他們能夠養家餬口,同時推動大晉經濟發展。”

    作為從某個基建大國穿越過來的。

    蘇長歌深信基建振國。

    要想富先修路。

    如今大晉國庫那麼多銀兩。

    若是放在那不動,這筆錢跟沒有沒什麼區別,貨幣需要流通才能產生價值。

    修建馳道,可能一時難以見成效。

    但從長遠利益上來看。

    對大晉百利而無一害。

    不僅能促進各地百姓間的文化交流,還方便各地貨物運。

    防止心懷不軌的商賈囤貨居奇。

    更關鍵的是,朝廷中樞對各地的掌控也將大大增強,一旦有人圖謀不軌,能夠及時發兵鎮壓,輜重運糧也比以往方便。

    興水利也是一樣。

    作為農耕王朝。

    水,對於百姓的意義不言而喻。

    無論是澆灌農田,還是日常生活所需,水都是不可或缺之物。

    而此時,聽到蘇長歌的話。

    老皇帝和太子兩人大致理解了基建的含義,就是有利於江山、百姓的建造物。

    一時之間。

    兩人對基建產生了興趣。

    “除了修馳道,興水利以外,還有何能稱之為基建?”

    太子忍不住開口詢問。

    作為致力於成為聖明君主的他來說。

    他覺得,與其將銀兩用來建造宮殿,或者是存在國庫內等著官員貪墨。

    似乎蘇長歌所言的基建,才是發揮銀兩價值的最好方式,既可以讓天下百姓有事做,還能造福民生,使大晉興盛無比。

    “礦石開採、土木建築,興修學堂,發展工匠技藝等等。”

    此時,聽到太子的話,蘇長歌一口氣說了四個。

    倒不是沒其他。

    而是有些東西要循序漸進,況且這四個裡面包含的東西已經很多。

    “何謂土木建築?”

    太子開口,沒有去問礦石開採。

    用蘇長歌的理論。

    這個的確是基礎建築。

    畢竟打造兵器、農具都離不開鐵礦,而這土木建築倒是令他好奇。

    自古以來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或府邸,耗資奢靡,於民無用。

    而各地城牆的修繕,一般都是等發現問題後彙報戶部,然後由工部派人修繕,同時也就邊境城牆需要經常修繕。

    不過他也知道。

    蘇長歌如此說肯定有其用意。

    所以才特地有此問。

    “土木建築。”

    “即是建造各種直接或間接為百姓生活、生產服務的建築。”

    聞言,蘇長歌儘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道:

    “就比如說房屋,朝廷可以在城內,建造好一批廉價的房屋,便宜租給那些無家可歸的農戶。”

    沒有田產的農戶,之所以寧願當佃農,也不進城找份工做。

    除了他們只會種田以外。

    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進城後沒地方住。

    若是一個人就罷了。

    但很多農戶都是拖家帶口,父母妻兒跟著一起,總不能一起流落街頭吧?

    而廉價房屋。

    便是吸引多餘人口進城的一個理由。

    “此外,還可以在各大書院外,建造一批住宅,不用太好,專門高價賣給那些商賈和豪強,居住者其子嗣,享有書院一個就讀的名額。”

    房屋只是建築。

    其附加屬性是由人來定義。

    當與教育掛鉤時。

    其價值早已超過居住這一屬性,購買的價錢也得成倍上漲。

    至於教育資源會不會被壟斷。

    難道現在那些大富大貴之家的孩子就讀不了書?

    無非是設置個門檻。

    由朝廷出手,宰一波商賈豪強。

    然後再補貼給貧困學子。

    “還有,就是建造菜市、倉庫、碼頭、學堂等公共建築。”

    蘇長歌開口,如數家珍。

    而此時,老皇帝和太子被這番話說的一愣一愣的。

    倒不是他們無法理解,只是蘇長歌的思路太過天馬行空,才思豪放,房屋跟書院名額,本來毫無關聯的兩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