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四百六八章 朱標前往登州

    “標兒...好些了沒有?”

    朱元章坐在朱標的床前,看著生病的朱標,朱元章是滿眼的心疼,對於自己的這位長子,朱元章是真的十分的寵愛,朱元章子嗣眾多,一共有26個兒子,那麼他最喜歡誰呢?按照明朝官方的說法,自然是第四子朱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異之,獨鍾愛焉”。

    一個“獨”字,突出了朱棣的特殊性,他是朱元章、馬皇后最疼愛的兒子,沒有之一。然而真實的歷史卻不是這樣!

    朱元章最喜愛的兒子,那裡輪得到朱棣,即使是朱榔都不行,朱元章喜歡的兒子就是長子朱標,生前就不說二兩大家都知道,那就說說死後。

    朱標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朱元章在朱標死後,給予他的“待遇”已經超過了明朝的所有皇帝!有人說死後待遇再高,有什麼用呢?您別忘了那句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封建時代,祭祀是與軍事並列的頭等大事。

    那麼朱標死後,到底得到了什麼樣的特殊“待遇”呢?

    事情還得從明朝萬曆末年說起,南京負責祭祀工作的太常寺少卿名叫劉曰梧,他在萬曆三十八年發現了一個非常問題。

    祭祀朱元章的孝陵,“一歲凡三大祭,五素祭”,距離明孝陵幾百步的明東陵是懿文太子的園寢,居然每年之內“九大祭,一素祭”。

    大祭的規格很高,要用太牢來祭祀,所謂太牢指的就是用牛、羊、豕來祭祀。

    至於素祭,則只准備酒果,沒有三牲,規格要低很多。也就是說,每年祭祀朱元章只有三大祭、五素祭,而朱標居然有九大祭、一素祭,待遇規模比開國皇帝朱元章還高。

    朱標雖然是太子,但根本沒有做過皇帝,雖然他曾被建文帝追尊為興宗。

    但朱棣奪取皇位後,削去朱標的廟號,仍然改稱懿文太子。然而現實卻是,一直到明朝晚年,朱標享受的祭祀規格是明朝最高的,超越朱元章在位的所有皇帝。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

    負責祭祀的劉曰梧也不知道,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其中似有深意”。幾年後,新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桂有根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說自己每次在監視祭祀時,心理都會不舒服,因為朱元章貴為開國皇帝,祭祀的待遇居然不如懿文太子朱標。

    對於朱標祭祀規格超越禮制的這個問題,桂有根解釋道:“是太祖當年以全禮愛其子,而今日遵奉祖宗之典,只以簡約為之”。也就是說,朱標的祭祀規格,是由朱元章制定的,朱棣在即位後,繼續奉行,所以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明白朱標在朱元章心目當中的地位了。朱元章由於戎馬生涯,得子比較晚,28歲時才喜得長子。

    朱元章雖然兒子很多,但他最重視的就是朱標,延請宋廉為師,教導兒子。朱標十三歲時,朱元章又讓他接觸社會底層,瞭解民生疾苦。

    朱元章稱帝后,加封徐達、李善長等開國功臣為“太子三師三少”,負責教導太子處理軍國政務。與此同時,朱元章還言傳身教,不斷教導太子。

    到洪武十年,朱元章下詔“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啟皇太子,然後奏聞”。在朱元章的教導,朱標已經成為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五年,年僅38歲的朱標病死。朱元章非常悲痛,在召見群臣時,這位冷血皇帝居然當眾放聲痛哭,大哭不止。之後不久,朱標的兒子被立為皇太孫,朱元章壓根就沒想過立朱棣!

    朱元章還做出決定,將朱標埋在自己陵寢的身邊,還制定了超乎標準的祭祀禮遇。朱棣奪位後,也只能按照父皇的規定,“歲時致祭如常儀”。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太子為了早日登基,獲取權力,不管親情、人倫發動政變的事情,也有帝王為了防止太子權力過大,採用各種辦法來限制太子權力的事情,不過在歷史上很少有像朱元章跟朱標這樣的父子關係,兩人雖然也為君臣,但是更像是親密無間的父子,朱元章對朱標是絕對信任,早早的就將朱標定位皇位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