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二百八二章 朱元璋的福利

    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商人,因為朱元璋有一個理論:理財之道,莫先於農。他深深地知道農民的不易,因此在很多事情上他都是寬大農民,也就是史書中常說的:寬農。

    自朱元璋上位起商人、地主的命運就十分悲催。

    即使古代很多王朝都在重農抑商,但是朱元璋將打壓豪強、寬農這兩項政策,當作了國策來執行,單單從這一點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朱元璋一直都在復仇的路上。

    在打壓豪強的路上,朱元璋可謂是古代皇帝之楷模,奇怪的是即使明朝的國力很強,朱元璋在位期間豪強就根本抬不起頭。

    主要原因:朱元璋是“窮人”

    老朱是最底層的窮人,窮得平時上不起學,鬧饑荒時只能乞討,而仇富心理是根深蒂固在每一個窮苦人民的心中的。

    尤其是當吃不上飯,只能沿路乞討的朱元璋來說,他想不通,想不通為什麼那些富人、商人越在鬧饑荒的時候,還越要抬高糧食價格,甚至寧願倒掉、給家裡的雞鴨豬狗吃也不願意施捨給農民。

    這個觀點是不是很熟悉?

    這是萬惡的資本家嗎?不是,這是市場經濟規律所導致的,古代、現代都一樣可在窮人眼裡,他們就是可惡的商人,沒有同情心,眼裡只有錢!所以窮人只能選擇造反,所以朱元璋在當了皇帝之後,也是一個處處維護農民,想方設法打壓、剝削商人的農民皇帝。

    也因為這樣,大明商人的地位很低,沈萬三僅僅住院一句話,就直接被抄了,他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也因為朱元璋,大明的商人地位真的很低。

    其中朱元璋規定商人子弟社會地位最低,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這是很傷的...明初,四民順序為“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為四民之末,即比奴婢的地位稍高一等。

    此外,受到這些政策的影響,導致商人“地位低”的觀念在民間也是深入人心,即便是大商賈如沈萬三那種人物,也是被當作出身低賤之人,很多的小商人以及小攤小販更是被人瞧不起,被人當做賤民。

    有錢沒有尊嚴,這是十分難受的,可是今天就在這裡,朱朗直接拋出了大明義商的四個字,跟著朱朗告訴在座的所有商人,除了這大明義商的牌匾之外。

    擁有大明義商的商人,子女可以讀書入仕,還可以捐錢購買榮譽官位,並且可以用金錢僱傭人代服勞役...等等,一些特殊的提高地位的方法。

    而且這大明義商還僅僅只是開始,以後,朱朗認為只要做了好事的商人,就應該得到這樣提高地位的獎賞,你是不知道,朱元璋這因為從小吃了很多的苦,知道農民不易,所以格外重視民間疾苦,當了皇帝后,出臺了各種政策,讓老百姓不再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