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七百二十三章 蝟集

那是一名已過而立之年的中年文士,形容俊逸清攜而臉上隱現滄桑;江畋想了想嘗試道:“難道他就是駱賓王?”“不錯,”太子李弘當即拍案道:“就是那位出身微寒,七歲能詩的永徽神童。”

“據說尤擅七言歌行,少年就寫出長篇名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孤當時亦有所聞。早年從道王府屬,曾拜奉禮郎,東臺詳正學士。因事被謫而從軍西域,如今正效從姚州道大總管幕下。”

“在蜀地宦遊時,與友人盧照鄰往來甚密;因此,為孤一同徵召而至。不過,早年的經歷似乎令其頗有避世之心;還是孤讓人再度相邀時,出示了狸生的那首《在獄詠蟬》,才令其改變了心意。”

“此後孤親見之下,其人果有宏詞闊論的大才,不愧是未來寫出《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也讓母后讚歎:“宰相安得失此人?”的一代人物。因此,孤已招闢他入左春坊,掌侍從規諫的司議郎,”

“這麼說,初唐四傑的最後一位王勃,殿下也不至於放過了?”而江畋也再度抓住了其中重點,而顧盼著臺下東宮屬官中,那些明顯多出來的年輕生面孔道:“不知,又是眼前的哪一位呢?”

“眼下,他尚不在此處。”太子李弘卻是輕輕搖頭笑到:“這位王子安(王勃字),孤再熟悉不過,他十六歲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又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可是轟動一時。”

“當初,他因虢州參軍任上,擅殺匿藏官奴案下獄;不久前才剛剛因大赦放出,在家閉門修養;因此縱使上門徵辟也不免被宛拒。還是孤的一封調任乃父王福疇回洛的內旨,這才令其改弦更張。”

“因此,他此時從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過來奉職,還尚需一些時日呢?畢竟,一想到如此人物,居然會在明年就失足落海,亡故在前往交趾的探親中途,不免令孤引為綽嘆,又心有共戚呼?”

然而,江畋卻是有些隱約無語和感喟了。感情自己有意無意間提及過的,當代俊傑、初唐名人,居然都在不動聲色之間,都被這位病懨懨的太子給收集差不多了,你這是玩稀有人才的集郵卡啊!

不過細想起來,這也十分符合當下太子李弘的一貫人設,以及暗中為之規劃的後續路線;畢竟東宮沒事就整編和擴充十率衛士,那有政變之嫌。但喜歡招攬人才和收納年輕俊傑,就再正常不過了。

“狸生又可知,這位乃是何人?”然而,太子李弘似乎語不驚人不罷休的,又指著一名紫袍半甲、濃眉粗髯,隱隱匯聚了一個小圈子的年長臣僚道:“他就是當代的英國公,太僕寺少卿李敬業。”

“艹……”江畋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這不就是貞觀元勳最後的代表,碩果僅存的凌煙閣功臣,英國公李績的孫子,日後在揚州起兵反周的徐敬業?這是要將東宮,變成反抗未來武周的大本營麼?

“殿下,這位李敬業在未來的下場,可是不怎麼好的。”儘管如此,江畋還是隱晦的提醒道:“雖然號稱聚眾十萬,卻沒北上匡扶之志,反而盤踞江南四下攻略,結果朝廷大軍一至就兵敗身死!”

“孤自當曉得。”太子李弘卻是輕描淡寫的笑道:“但他畢竟是兩朝元宿的英國公之後,也是貞觀元勳故舊的代表;更兼將來天下易姓而海內息聲,唯有他在揚州決然起兵;孤又怎能不用他呢?”

“孤還打算以此為契機,繼續收攏與之志同道合之輩,在朝堂之外以備萬一呢!”聽到這裡,江畋再度舔舔爪子道:“既然殿下有此決意,那光憑當下的東宮就不足支應,必須另外開源創收了。”

正當江畋開始翻找起,記憶中關於歷代穿越者的裡,各種可以快速見效的賺錢手段。這時,帳外的臺下卻有一個聲音響起:“君上,萬回大師求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