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一章 絲綢、茶葉保護法

倒是自行紡紗變的很少了,因為工廠生產的棉紗,實在太便宜……哪怕是窮苦農民也能夠承擔得起購買棉紗的價格。

這背後還涉及到棉花價格,棉花進口等多種因素,如今的北美以及印度地區都是大楚帝國的棉花重要進口產地,尤其是是印度那邊……大楚帝國花費了巨大的力氣在當地推廣棉花種植。

如今大楚帝國每年進口的棉花數量巨大,而且進口價格非常的便宜。

從印度進口的棉花,在松江的到岸價比松江地方當地自產棉花還便宜……

所以,現在江南地方都沒人大規模種棉花了,基本上除了種主糧外,就是種桑樹或其他經濟農作物……

順帶一提,大楚帝國從來沒有在國外其他地方推廣過種桑養蠶技術,倒不是那些資本家們不想,而是被國內養蠶行業強烈抵抗……為此還引發了不少的風波。

最終官方正式出臺了絲綢相關技術的出口禁令,包括桑樹種植、蠶種外流、蠶養殖技術、絲綢紡織技術等一系列相關技術的保護法令。

也禁止國內企業從國外進口蠶繭、生絲、絲綢等。

基本上……在絲綢行業相關上,只允許出口絲綢成品,其他的絲綢相關的貿易往來都不允許,也不准許國內企業在海外土著國家推廣種桑養蠶。

這就是承順二十六年正式推出的“絲綢保護法”。

這是國內官方為了保護國內蠶農所作出的保護……事關數千萬蠶農的口袋問題,哪怕看似不合理的做法,也會變得合法合理!

帝國鼓勵允許大規模進口棉花,但是卻不允許大規模進口蠶繭,生絲,絲綢!

畢竟這玩意是兩碼事……棉花是大眾消費品,同時機制布匹也是大宗出口貨物,進口棉花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也會加工成棉布再出口。

但是絲綢不一樣,這玩意是奢飾品。

再者,隨著帝國經濟發展,國內生產的絲綢絕大部分都是內部消化了,出口的其實不多……當然,這也和國外對絲綢這種奢侈品的消費能力不咋地有關。

整個歐洲的絲綢消費能力,還不如松江府裡的西城區一個區呢!

出口少,大部分都是內部消化了,但是絲綢也不是什麼生活必需品,這玩意屬於奢侈品,不需要通過大規模進口蠶繭、生絲來壓低絲綢價格,然後滿足民眾所需!

大楚帝國官方,可沒有什麼覺悟要讓民眾們穿上便宜實惠的絲綢……

大楚帝國官方寧願讓絲綢的價格保持在一個高價位,進而保護國內數千萬級蠶農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會出臺‘絲綢保護法’這麼奇葩的法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保護國內蠶農的利益而已。

不僅僅有絲綢保護法,還有類似的茶葉保護法……過程差不多,前些年有些人發現印度那邊有些特別適合種植茶葉,就想跑過去搞茶葉種植園,然後消息傳回國內,就引起了茶葉行業的強烈抗議……最後帝國搞了個茶葉保護法,禁制國內企業在國外推廣種植茶葉,也禁制茶葉進口……

國內多少地方都指望著靠茶葉這種經濟農作物發展地方經濟,同時靠著茶葉加工來發展當地工業呢,比如王圖昔年任職的河源府,茶葉經濟可是當地一大經濟支柱。

雖然王圖已經從河源府調離,在廣州城裡任職廣東參議一職,但是依舊強烈反對茶葉海外推廣以及進口。

開什麼國際玩笑,他就是在河源搞茶葉經濟這才獲得了足夠多的政績,進而走上三品高官行列的。

你搞茶葉進口,摧毀當地茶葉經濟,這是打人家王圖的臉面!

而類似王圖這樣力挺茶葉保護法案的地方官員可是數不勝數,尤其是在廣東,福建,浙江,雲南這幾個重要的茶葉產地,那更是反海外茶葉的核心省份。

最終,茶葉保護法就正式出臺成為了法律。

在經濟農作物上,大楚帝國也不是什麼都傾向於進口的,而是出於利益和利益之間的博弈……棉花也差不多,有支持棉花進口的,自然也就有反對棉花進口的,只不過目前國內支持棉花進口的聲音佔據主流而已。

棉紡工業是力挺棉花進口的,因為這樣他們才有廉價優質的棉花可用。

同時國內大量關注糧食安全的官員以及農業專家們,也普遍支持棉花進口……因為在他們看來,棉花如果不進口,那麼以國內的龐大棉花需求就會迅速拉高棉花價格,到時候大家都去種棉花了,而不是種植糧食了。

就和早些年的江南地區一樣,隨著紡織業的興起,一度出現了棉花吃人的現象,最後棉花大規模進口,棉花價格回落,同時官府加大了糧食種植的監管以及扶持,這才扭轉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