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名將之才

    楊林告訴官兵,現在金銀全沒了就別惦記什麼了,要想活命就得徹底消滅身後的追兵才行。打勝了,大家回去一起記功受賞;打敗了,大家就一起棄屍荒野喂狼。

    官兵們沒想到楊林這麼果決狠辣,那麼多金銀說扔就扔了,眼都不眨一下。他們痛惜的同時也知道,不把身後的後金追兵消滅掉,自己能不能回到靉陽都不好說。所以這一戰必須要拚命。

    朝 鮮使團領隊金彥春對楊林此舉大為意外,沒想到這年輕人為了鼓舞士氣竟將財物沉河,頗有項羽“破釜沉舟”之風。事後他在給朝 鮮國王的信中評價楊林到,“心機冷凜、用兵詭詐,頗有名將之才。”

    楊林查看了獾子溝的地形,又檢查了這裡的土質情況。爾後仰天大笑,大呼三聲“天助我也”。

    張祝、徐晉等人不理解楊林為什麼要在獾子溝設伏,他們對這裡的地形很不滿意。紛紛敘說到,此地林木稀疏植被低矮,溝中地勢平坦無遮攔之處,根本就沒有可以藏兵的地方。若是被敵軍發現就由伏擊變成了正面廝殺,如此一來不知要傷亡多少官兵。所以應另謀他處設伏。

    楊林卻道:“你們都說這裡不能設伏,那麼敵軍也必會這麼認為。所以越是不可能的地方,就越能給人出其不意的效果。另外誰說我要把隊伍埋伏在外的,我把隊伍藏在地下不行嗎?”

    “呃,藏在地下,怎麼藏?”

    張祝、張魁武等人面面相覬,不禁一陣驚詫。就連平時最能理解楊林作戰意圖的徐晉,也是在原地愣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楊林抓了一把泥土給眾人看道:“這裡的土質勻稱鬆散粘性小,不僅便於挖掘而且挖出的壕溝也不易坍塌,人藏在裡面透氣不憋悶。所以我要把人馬藏在地下。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各哨具體安排和要求是........”。

    張祝和徐晉等人是第一次聽說還能把隊伍藏在地下的,心裡雖然有些沒底,但也不得不佩服楊林用兵之道的精妙,便不再規勸立刻按照各自命令行事。

    明軍官兵接令後,立刻沿著道路兩側開始挖掘壕溝。為了不露出破綻,他們挖掘出的泥土不能亂扔,而是集中在一處等待回填。地表的植被也不能破壞,而是要鏟到一旁留做覆蓋壕溝表面用。

    明軍挖掘壕溝的標準是長三丈,深四尺,寬二尺半,每條壕溝可藏進一什官兵。裡面用粗木枝橫在溝上當梁,內裡用迷彩布苫上,然後覆上泥土拍實。最上面再用枯草、樹枝、泥土等進行偽裝,這樣人站在上面也不能陷進去。

    為了縮短衝鋒距離抵消後金軍騎兵的優勢,壕溝離道路多在二、三十丈,這個距離正是在標槍的有效射程之內。

    根據楊林平日訓練官兵時的規定,攻擊騎兵時要先打馬後打人。後金軍雖不都是騎兵,但馬匹是他們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軍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