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221章 假道伐虢




虞君不但不聽,而且自告奮勇願出兵開路打頭陣,幫助晉國攻下了虢邑夏陽。



這以後的事,《穀梁傳》所述與《左傳》有點不同。



《穀梁傳》以為晉國當年就滅了虢國,五年以後又滅虞。《左傳》則以為晉拿下下陽(即夏陽)以後僅作為據點,未即滅虢。



三年以後,晉師再次假道虞國,揮軍南下,滅了虢國,還師途中把虞國也滅了。



虞君終於做了俘虜。



不過,這點出入,不是歐陽俊的考驗範圍,可以略過不提。



徐鶴苦笑著搖了搖頭對歐陽俊道:“學兄的本經看來是《春秋》吧?”



之所以他會這麼問,是因為《春秋》的內容比較少,通常分別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刊作為一本成為士子的本經。



歐陽俊之所以出這個問題,顯然是他在研讀本經時,發現了三傳記載的出入。



歐陽俊詫異地看向徐鶴:“這題你也知道了?你你你的本經也是《春秋》?”



謝良才笑道:“歐陽兄,我這弟弟本經為《詩》。”



瞭解其中三味之人聽到這話全都驚訝了,雖然十三經都是士子必習,但這小子未免看書也太認真了吧?



不是自己的本經,竟然研究得也如此透徹。



歐陽俊再也不敢小看徐鶴,做了個請的手勢,請他回答。



徐鶴組織了一番語言,開口道:“三傳記載有出入,究竟哪一家說法可以採信?”



“史家的解釋可能會傾向於《左傳》,理由有二。一,《穀梁傳》傾向於是經,手段是解讀,目的是彰顯觀點;左傳則更多的是史,手段是敘事,目的是記錄事實。習慣上說,史家一般會傾向於敘事風格;二,一般認為《左傳》的成書時間是戰國中葉,《穀梁傳》和《公羊傳》則是西漢。以常識論,《左傳》成書更接近事件發生時間,會相對可信一些。”



此言一出,頓時有人憋不住想說話。



徐鶴笑道:“大家稍安勿躁,我還沒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