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向宗回、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

 然而,閱卷的考官,卻直接將之黜落!

 錯非是,該生是待制大臣推薦入京參與補試的士子。

 恐怕如此美玉良才,就要就此埋沒了。

 “可恨吶!”陸佃氣呼呼的查起了當時負責閱卷的官員。

 然後,他就知道了是誰在搞鬼?

 國子監司業黃隱!

 “黃從善!”

 “果然是這賊臣!”

 對黃隱做出這種事情陸佃毫不懷疑。

 因為,黃隱在國子監裡,一直和太學裡的新黨不對付。

 早在去年的時候,黃隱就已經在國子監裡,鼓譟輿論,要反攻倒算,甚至想要廢除太學以字說、三經新義考核的制度。

 對自詡為荊國公學術上的衣缽傳人的陸佃而言,這就是死敵了。

 “幸好,當今官家聖明,能識英才,才讓如此美玉,不被埋沒!”陸佃感慨著,便提起筆來,將這個叫宗澤的士子的名字,提到了內捨生的名單中。

 既然內捨生加了一個。

 自然要減掉一個。

 於是,他直接將這名單裡的一個黃隱錄用的人,挪到了外舍生的名單,取代了宗澤的位置。

 叫汝玩心眼?

 老夫可不慣著!

 ……

 七月戊午,眨眼就到。

 這天上午,高公繪早早的就到了內東門下。

 他到的時候,向宗良已經在這裡等了很久了。

 “景弼兄安好!”

 “君素安好!”

 兩位皇親國戚碰了面,卻並不是太高興,反而有些愁容滿面。

 主要是,他們兩人的哥哥現在已經是大宋外戚之中的‘賢臣’了。

 自從高公紀、向宗回去了熙河路,朝野內外,對這兩位國親的吹捧就多了起來。

 尤其是隨著熙河那邊的棉花田,越種越多。

 有識之士,都開始加入了吹捧行列之中。

 雖然,偶爾有些雜音,會有人杞人憂天,擔心外戚坐大,希望調離這兩位國親。

 可明眼人都知道,這兩位在熙河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

 按照趙卨上書的奏疏說就是:管勾熙河蘭會邊防財用公事臣宗回、公繪,在熙河遵朝廷典章,外撫羌、狄,內安百姓,興學重教,可堪良臣也!

 反正,他趙卨也不想升官更不指望能拜任宰執,所以直接放開了吹!

 不止趙卨這樣說。

 熙河地方上的漢、羌豪強,甚至是橫山裡的羌人頭領、吐蕃的大首領們,也都對這兩位國親大加稱讚。

 若只是稱讚,也就罷了。

 關鍵,向宗回、高公紀的政績也相當亮眼!

 他們到任不過一年,卻已經要連續兩年超額完成朝廷給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制定的買馬額。

 不止如此,人家還沒有花太多錢。

 買回來的青唐馬,雖然質量上說不上多好。

 可勝在價格便宜啊。

 均價才三十貫一匹的馬,而且,大都是用絹布、鐵錢以及茶葉、食鹽支付的買馬錢!

 這還要啥自行車?

 反正,朝廷是很滿意的。

 省錢啊!

 此外,他們督造的資聖寺,也沒花什麼錢。

 根據當地的走馬承受以及地方文武大臣的報告。

 資聖寺的建設、用工,基本都是吐蕃人和橫山的羌人甚至是党項人包圓了的。

 人家去資聖寺朝聖的時候,無比慷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據說光是吐蕃邈川大首領溫溪心一次朝聖,就向資聖寺供奉黃金百兩,白銀五百兩,香油兩千斤,還獻馬五百匹,以助佛事。

 另外一個大首領溪巴溫,更是曾出‘丁壯千人,以助修寺’。

 其他人,也都是這麼個路數。

 好多去資聖寺朝聖的人,甚至以為自己能參與修建這樣一個供奉佛牙舍利的聖地而自豪。

 工錢?

 要什麼工錢?

 人家自帶乾糧,免費修寺。

 於是,在那熙州的抹邦山上,出現了漢人、吐蕃人、党項人、羌人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揮汗如雨,同心協力的詭異場面。

 今年甚至開始有西域那邊的胡人,也參與了進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向宗回、高公紀的政績,那是相當的好。

 所以,在這個太皇太后聖節將近的時候,已經有大臣,開始以‘向、高二國親,忠心社稷,用心王事,可堪外戚典範,乞推恩’的要求,要封賞這兩位國親了。

 據說,都堂那邊都已經擬好了給向宗回、高公紀的封賞條件。

 向宗回可能會以四方館使遙領觀察使,高公紀則可能以客省副使遙領防禦使。

 這就是橫行官了!

 而且不是汴京城裡的那種,純粹是靠著磨勘、推恩的虛銜。

 而是貨真價實的實權橫行官。

 一旦如此向宗回也好,高公紀也罷,一旦回朝,雖然從此不再可能出知掌權。

 但是……

 十年之內,升到正任節度,是一點毛病也沒有的。

 甚至,生封郡王,受天子禮遇,以為外戚勳貴之首,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