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我也能籤

 內臣道:“好多人……”

 決裡隘天險,堅不可摧。

 上次戰爭,決裡隘堅守了超過二十天。

 哪怕不算北軍前期行動,也起碼守了三天。

 如今,卻在開戰後半天陷落。

 更讓升龍府恐懼的是——整個江北地區,包括蘇茂州、思琅州、門州以及大半個七源州、廣源州幾乎全部落入北兵之手。

 北兵以摧枯拉朽之勢,大有直搗升龍府的架勢。

 昨天,甚至有人報告,有北朝遊騎出現在富良江北岸,他們沿著江岸尋找著渡河點。

 這對升龍府裡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文官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當富良江變得不再安全,他們連睡都睡不著了。

 大量謠言在升龍府內傳播。

 有人說,北朝發兵超過十萬,其中西軍三萬,皆為鐵騎,勢要踏破升龍府。

 也有說,北朝來的不止十萬,而是二十萬!

 西軍超過五萬,皆是其沿邊百戰精銳。

 更有甚者,還有人說,在北朝廣州,親眼看到北朝從其北方,派遣了大量巨舟南下。

 其中甚至有著向小山一樣,不懼風浪的鉅艦。

 於是,升龍府內更加慌張,據說已經有人開始南逃。

 就連天子也不得不下令,調集大軍,守備河口,嚴防北朝水師侵襲。

 這些傳言造成了升龍府人心惶惶,朝廷之中好多人都不想打了。

 已經有宗室提出——北朝所要雖有辱國格,然,為天下蒼生計,乞陛下為國忍耐,與之和談。

 條件嘛?

 完全可以談。

 楊景通是期貨死人,可以答應交予北朝處置。

 那個亂寫反詩的傢伙也可以交出去。

 至於每年五十萬石稻米?

 給他!

 我大越據有千里沃土,一歲三熟,區區五十萬石就可換國祚綿長,有何不可?

 太尉李常傑,乃陛下股肱,自然不能交出去。

 但,陛下可以學北朝啊。

 加歲幣就是了。

 一年加個二十萬石稻米,北朝焉能拒絕?

 總結起來就是——拿錢買平安。

 而且,這些宗室催的很急。

 天子雖然嚴詞拒絕,不願在連打都沒有打的情況下,就接受這樣喪權辱國的條件。

 可宗室們,卻很不耐煩。

 已經有人在陰陽怪氣了。

 “皇帝自己生不出孩子,沒有子孫,當然可以硬氣了。”

 “大不了與國諧亡嘛!”

 “但我等太祖子孫何辜?”

 一些和天子親近的宗室,包括天子的兩個弟弟,也在委婉的勸說:“陛下,臣等聞,北朝與遼國有檀淵之盟,彼時天下譁然,皆以為北朝軟弱,然而澶淵之盟今已幾近百年,遼、宋兩國彌兵息戰,兩國邊境之人老死不見烽煙。”

 “願陛下為天下蒼生福祉,國家社稷宗廟,且忍此委屈。”

 反正是都怕了!

 沒辦法!

 北兵半日下決裡隘,奪大越三州之地,並圍兩州。

 可謂是來勢洶洶,氣焰囂張。

 現在,北兵都出現在富良江邊上了。

 根據傳說,北朝水師,也已經離開廣州正在南下。

 一旦其水路並進,大越社稷,恐怕就要亡了。

 與其亡國,不如答應北朝的條件。

 無非就是交兩個人,繳納稻米嘛。

 我大越富有一方,稻米一歲三熟,還能征討真臘、占城,從其蠻夷之中拓土廣疆。

 區區幾十萬石的稻米?

 給!

 就當交保護費了。

 北朝都能給遼國交保護費,我大越給北朝交保護費怎麼了?

 這些事情,這個內臣當然是不敢和李常傑說的。

 因為他怕,若太尉知曉此事,恐怕立刻就要暴怒不已。

 以他的脾氣,恐怕做得出提兵回升龍府清君側的事情——擊敗北朝,是這位太尉、輔國上將軍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