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日本


                 就在米哈伊爾盼望著來自英美的經濟援助時,一個意外情況打破了他的希望。

  由於華夏帝國在九月對金融債券市場採取的措施,導致債券市場信心降低。

  信心波動影響了債券市場,特別是大量以英鎊債券為基礎發行的其他債務。

  在十一月底雙方簽訂停火協議後,市場本以為價格會回彈。

  但是,劉一鳴來了一波騷操作,將債券抵押物,也就是英鎊債大規模拋出,同時進行債務回購。

  大量英債拋出,英鎊的信用受到質疑,幣值開始震動。

  此時,一切都還處於可控狀態,因為一切都是有秩序的,大家也相信大英帝國的招牌,持續吃進中。

  但是,低價債券和英鎊幣值的震動,讓國際金融家門嗅到了發財的味道。

  猶太炒家的動作是最快的,不論是巴黎銀行團還是美國資本集團,都跟風入場,國際債券市場開始來回震盪。

  英國為了穩住英鎊的幣值,不得不吃進債務和國際上多餘的貨幣。

  但是他沒錢,錢不夠!怎麼辦?借!

  但是錢不是那麼好借的,特別是英鎊幣值不穩,債券受到質疑的時候,英國只能借外債。

  既然要到處借債,當然就顧不上俄國了。

  一通操作後,英國擺平了貨幣震盪,但是也元氣大傷,財政危機進一步加深,就更顧不得俄國怎麼樣了。

  1925年,大選後,新上任的首相為了挽救債務危機,一邊逼著戰敗國還債,一邊大力搜刮殖民地,同時還增加關稅,降低進口額。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英國有廣闊的殖民地,足夠滿足自己需求,同時每年還能積蓄一筆財富。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只要資金不外流,英國的財政狀況會逐漸好轉。

  但是這也築起了新的貿易壁壘,很快,同樣深陷財政危機的法國也有樣學樣。

  到1925年底,除了美國,其他主要國家包括華夏在內,都大幅度上調了進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