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

  15式雙發偵察機乘員有五人,機長、副機長、機械師兼電報員、以及兩個機械師副手兼機槍手。

  因為沒有合格的高空偵查設備,偵察機執行偵查任務時,不能飛的太高,有被敵人飛機攻擊的風險,所以特意配備了兩挺機槍。

  一個在飛機腹部,一個在機尾部,主要目的是驅趕敵軍戰鬥機,為偵察機拉昇或逃跑爭取時間。

  現在的飛機升限都不高,戰鬥機主要戰術突出靈活性,主要在五千米以下戰鬥。

  “聽二隊的劉星說,最近俄國人的小動作不小,不會又打起來吧?”副機長在轉向完成的空隙中,和機長聊天。

  “何止是俄國人,咱們的動作也不少,最近過來的人北方口音都挺重的,顯然是為了冬天作戰做準備的。”機長盯著儀表盤,眼睛一動不動。

  “冬天打?天寒地凍的,還沒打就先減員,這還是在工事中,俄國人敢發動進攻嗎?”

  副機長想到了去年,他們抵達時的樣子。

  作為飛機,還是航程較遠的雙發偵察機,他們來到西北亞,不是飛過來的,而是坐火車來的。

  這裡的冬天風太大了,氣溫也太低,飛機既不能保證操縱安全性,也不能保證保暖問題。

  抵達之後,因為連日下暴雪,機場也停止了運作,所有飛機禁止升空。

  他們只能在機庫中將飛機組裝好,然後看著白茫茫的一片吹牛打屁,無所事事。

  至於出門?去年,凍掉耳朵的,可不止一個人,甚至還有夜間外出上廁所而凍死的士兵。

  那種殘酷的天氣,讓他想不出,什麼人才會在冬天發動進攻,想不開嗎?

  “左側發現異常,雲層邊有幾個黑影,猜測是俄軍的飛機。”機械師走進駕駛艙,對二人說道。

  這打斷了準備給副機長講解歷史的機長,他拿起望遠鏡,往左側望去。

  短暫搜索後,在非常遠的雲層邊,發現了兩個黑點。

  天上飛的只有兩種東西,第一種是鳥,第二種是人造飛行器,看那兩個黑影的高度,大概率不是鳥。

  而飛行器,他們左側是烏拉爾山西側深處,是俄軍的實際控制線後方。

  “回到位置上,準備拉昇高度。”機長並不慌張。

  不過就是俄軍的飛機來驅逐他們而已,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了,偵察機都熟悉瞭如何應對這些俄軍的飛機。

  拉昇!

  拉昇!

  還是拉昇!

  拉到五千米,不行就六千米,再不行就七千,八千米,15式偵察機依舊能夠正常運行。

  只是螺旋槳飛機,飛的越高,反而越慢,越廢油,航程也就會縮短。

  俄軍的戰鬥機,主要是一些英法美德進口的一戰戰鬥機,例如ju21,升限只有5600米。

  在這個高度,距離夠近的話,以大仰角的飛行姿態,理論上是能攻擊到保持在七八千米高度的15式偵察機的。

  但是,難度很高,如何保證在升限高度維持大仰角飛行就是一門功課,更別說還要發起攻擊了。

  而且在升限邊緣,飛機的操縱會很笨重,15式偵察機也是有機槍的,高打低,還是不靈活的目標,佔據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