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零八章 禪讓


                 六月,聖彼得堡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反戰派、反帝派、資本主義自由派等聚集在一起,總人數超過二十萬。

  爆發之初,米哈伊爾大公果斷限制住了軍隊,並派人和遊行隊伍談判,希望能避免流血事件的發生。

  他害怕的不是遊行隊伍能做出什麼,而是怕自己的哥哥,沙皇尼古拉二世會下令軍隊鎮壓——如同日俄戰爭時一樣。

  那一次,也是和平示威,不過尼古拉二世懼怕其中的反對力量,選擇武力鎮壓示威遊行。

  在十四萬人的聖彼得堡大遊行中,一千多平民死於鎮壓,另外還有幾千人傷亡,無數人被捕。

  當然,米哈伊爾也不是什麼聖人,除了不希望看到流血事件發生,還有恐懼。

  一月份的聖彼得堡大遊行被鎮壓後,五月份,全俄罷工人數超過四十四萬,九月份超過一百萬,十二月底,總罷工人數超過二百八十萬,並且爆發了多次起義。

  這麼來一下,一兩年內是無法恢復元氣的,那麼這場戰爭,俄羅斯帝國就要以失敗告終,甚至因為戰爭失敗,而結束羅馬諾夫王朝。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可惜,米哈伊爾的努力註定是白費的,不是他做錯了,而是示威者抓住了尼古拉二世的痛點——責任。

  在四月,前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就已經完全卸下了所有權利,本身只保留一個貴族爵位和一個上將軍銜。

  而這場發生在五月,結束於六月初的大敗,尼古拉二世卻把阿列克謝耶夫作為失敗的責任人。

  這件事已經被捅了出去,阿列克謝耶夫在戰役前期的勝利給他積累了巨大的民間聲望,被當做替罪羊後,民眾們十分不滿。

  這次遊行中,民眾們高舉著聖像、皇帝的照片、自己阿列克謝耶夫的照片,打著各種各樣質疑尼古拉二世的口號,四處遊行。

  最初,米哈伊爾大公攔住了尼古拉二世,不過隨著遊行愈演愈烈,輿論上尼古拉二世的名聲開始臭了,這讓尼古拉二世十分憤怒。

  六月十日,尼古拉二世下令解除了米哈伊爾大公的參謀長職務,但是他也沒把米哈伊爾當成替罪羊——這是米哈伊爾大公自己的要求,但是尼古拉二世不能下定決心。

  六月十一日,近衛軍在沙皇的命令下,開始戒嚴,以應對聖彼得堡的遊行示威活動,同時開始實行宵禁。

  如果尼古拉二世還對俄羅斯帝國維持著強大的掌控力,或者自己本身依舊維持著一個好名聲,這麼做也沒什麼,而且還能快速穩定秩序。

  不過,尼古拉二世已經失去了這一切,甚至失去了對軍隊的絕對掌控。

  即便軍隊就擺在街道上,激進遊行者們依舊毫不畏懼的進行著集會、演說等活動。

  六月十四日,惱羞成怒的尼古拉二世下令抓捕“叛黨”,同時還死硬的拒絕了前線收縮防線的請求。

  奧匈帝國正在加緊進攻,因為缺少補給,前線的軍官想要縮短戰線集中力量補充物資,這樣他們的壓力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