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零七章 開始


                 到六月初,俄軍五十多個師全軍覆沒,只有少量零散人員逃了回去,更多的是在戰鬥中直接投降的部隊。

  畢竟對於底層士兵來說,連飯都沒得吃,還戰鬥什麼?餓的都沒力氣了,想打也打不動呀。

  德軍俘虜了整整五十三萬俄軍,大多是主動投降的,另外還清點到約六萬具俄軍的屍體(或者重傷員),剩下的俄軍都四散開來,四處遊蕩了。

  自俄軍五月進攻以來,給德軍造成最大壓力的時刻,卻是在六月初,俄軍崩潰投降後。

  十幾萬俄軍散入東普魯士,不少人直接迷路,一路尋找吃的衝進了東普魯士腹地,後期甚至在西普魯士發現了零散俄軍潰兵。

  五十三萬俘虜更讓德軍頭疼,德國本來就缺乏糧食,養著這五十三萬人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即便只給一口餓不死的食物,每天的消耗也讓德軍心疼。

  小規模的虐待和殺害肯定存在,但是整體上,德軍頂多要求這些俄軍俘虜勞作,而不會進行大規模殺害。

  六月初,解決了俄軍後,德軍八個集團軍中的七個開始掉頭向西,剩下一個集團軍與東普魯士守軍一起整理繳獲的物資,以及梳理散落的潰兵,同時配合奧匈帝國向俄國施加壓力。

  俄軍在此次戰役中不僅損失了大量精銳機動力量,同時失去了大量的武器,包括數十萬條步槍,上千挺機槍,上千門火炮等等。

  同時,原本用於維持進攻的後勤體系也因為失去了最終端而陷入混亂,以至於西南部戰線得不到足夠的物資補充來抵禦奧匈帝國的攻擊。

  局勢變幻,俄軍一下子從優勢方轉變為全面劣勢,世界譁然。

  這讓尼古拉二世感到恐懼的同時,還感到很丟臉,他急需給自己尋找一個藉口,來擺脫自己的罪責。

  最好的目標,就是前俄軍參謀長和戰役前指揮官,阿列克謝耶夫。

  “米哈伊爾,我們的陛下,我的侄子,你的兄長已經不適合繼續指揮俄國戰鬥了。”尼古拉大公從冬宮出來後,憋了很久,最終大膽的對米哈伊爾大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