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

 他沒來由地想到了幾個月前被打下來的那架B2轟炸機。

 至今仍然沒人知道它被擊落的全過程。

 也沒人知道對方是如何獲取穩定探測到隱身飛機的。

 實際上,陸軍情報部門這次完全是被冤枉的。

 他們通過幾張模糊照片推測出的樣子其實非常準確。

 但架不住中間這兩年9910工程又換了個幾乎是天翻地覆的新方案……

 在距離兩人不遠的地方,他們的俄國同行也在做著幾乎一樣的事情。

 “似乎完全看不出t72或者t80的痕跡……”

 安德烈·利皮林摸著下巴,自言自語道。

 他知道華夏曾經通過一些渠道搞到過一輛t80和不止一輛t72並進行過詳細測試,因此之前一直推測華夏的第三代坦克即便不是仿製,也應該跟這兩個型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今天看到的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炮塔還是有點t72A的樣子……尤其座圈尺寸目測完全一致,考慮到也是三人制車組,我估計裝彈機應該沿用了我們的設計”

 旁邊的一名中校手裡拿著望遠鏡,聽到利皮林的話之後說道:

 “不過這個炮塔和底盤看上去完全不協調,應該只是暫時充數的,等到量產的時候會換掉,或者增加附加裝甲。”

 “就是不知道坦克裡面是什麼樣子,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機會看一看……”

 ……

 天安門城樓上,張老將軍微微探出身子,遙望著列隊整齊的方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擔任127師師長時的場景。

 二十年前,他麾下的部隊也是在這樣列隊接受檢閱之後,直接開上了南疆的戰場。

 不同的是,當時停在這些部隊身後的,只有三十幾輛輕型坦克,百來門老式火炮,和只能承擔運輸任務的卡車。

 那一戰,他打贏了。

 還立下赫赫戰功。

 但過程,卻異常艱難。

 在缺少先進技術裝備的情況下,軍隊所能依靠的,就只剩下經驗,和意志。

 可是這兩項,都是要從血火中磨礪才能產生的。

 而磨礪的過程,又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犧牲。

 大量的犧牲。

 在國家最需要大批青年投入發展和建設的時候,卻有一批又一批勇敢、忠誠、堅強的先鋒隊倒在了戰場上。

 後來,他一路高升,從師長到軍長、到軍區首長,再到如今的位置。

 但那幾年在一線指揮作戰的場面,卻始終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他也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自己手裡能有相當於六十年代美軍——甚至都不用更先進,的裝備和資源,不知道能挽回多少年輕同志的生命。

 而今天……

 主戰坦克、自行火炮、戰術導彈……

 當年他所期待過的東西,乃至於當年他根本不敢期待的東西,都在此列隊整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作為這支軍隊的最高級指揮員之一,張老將軍難免有了一種得償所願的興奮感。

 然而。

 這種感覺只持續了一瞬間,就被他警惕地強壓了下去。

 “還不到得意的時候啊……”

 張老伸手扶了一下自己的軍帽,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

 三年多以前,也是他,親自指揮了那次威懾性的三軍聯合演習。

 只是最後的結果……

 很難說讓人滿意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雖然演習的場面稱得上盛況空前,演習組織也算是順利。

 但在90年代下半葉,參演部隊卻仍然以國產第一、第二代裝備作為主力,演習形式也仍然是傳統的那一套。

 “千軍萬馬渡海峽”的解說詞從宣傳上講效果不錯,不過從軍事上看,仍然靠登陸艦和衝鋒舟為主的搶灘登陸形式,毫無疑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作戰需要。

 而實際上,即便是這種傳統的作戰形式,也受制於資源不足的窘境——

 1945年諾曼底登陸時,盟軍尚且有13艘戰列艦進行對陸火力支援,而三年前的解放軍由於火力不足,甚至要把陸軍火炮搬上登陸艦……

 剛才那瞬間的志得意滿和心花怒放,頓時又被一抹無形的壓力所取代。

 儘管在96年以後,國家已經逐漸開始加大國防建設投入,但要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軍隊建設,壓力還是很大。

 不僅有外部的,還有內部的。

 “任重而道遠啊……”

 張老將軍的眼神微微變了變。

 ……

 不過,能想到張老將軍這一層的,畢竟只是少數。

 閱兵現場的大多數人,心態還是簡單的——

 今天這些坦克大炮,比之前在電視上看見的,好看不少……

 而常浩南的視角,顯然是所有人當中最特殊的。

 作為重生者,他更感興趣的是,這次閱兵跟上一世的區別。

 而坦克第三方隊,則是第一個明顯出現的變化。

 18輛坦克,清一色的99式原型車。

 雖然還沒定型服役,但至少不需要在後面用96式充數了。

 他轉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祝虞聲。

 卻發現後者此時也正看著他。

 一老一少目光交匯,然後同時向對方點了點頭。

 常浩南看得出,祝虞聲瘦弱的身體微微有些發抖。

 顯然是由於興奮。

 自己主持設計的型號,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對於任何一個武器設計師來說,都是無上的光榮。

 想到這裡,他下意識抬起頭,望向西側的天空。

 屬於他的主場,還沒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