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85章 上進心

  於是,方才劃給李亨的那個小圈也被包括到了他們的勢力範圍內。

  若走完這幾步,則李琮收復兩京、平定叛亂、除掉李亨,那麼勢必天下歸心,到時迎回李隆基,請他退位,已是順理成章之事。

  那麼,謀劃河東的重要程度,就相當於《隆中對》裡的“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唯一的區別也許在於,薛白不是李琮的諸葛亮。如今彼此的關係,更像是劉封與劉備。

  “聽懂了?”

  顏季明、元結眼神一亮,完全明白了輔佐李琮為新君的步驟。

  守住關中之後,下一步就是徹底奪取河東。

  “聽懂了,”顏季明道:“我在河東募過兵。”

  元結道:“整個河東的鹽都是出自解池。”

  “好。”薛白道:“這裡有一封聖旨,我們還有李光弼遣來的大將,這裡還有兩道任命,河東節度判官與河東道轉運使,你們往太原一趟,拿掉王承業、拉攏王縉……”

  元結道:“若王縉不可拉攏?”

  薛白道:“那就拿下,他是李光弼舉薦的。”

  如今他還不得不考慮李光弼的態度,所以特意讓李光弼來舉薦,儘可能地團結能夠團結的力量。

  “我也會給王縉寫一封信。”薛白道,“另外,我與你們一道過黃河。”

  元結問道:“去接你的紅顏知己?”

  他與薛白在大理寺獄時見過李騰空前來探監,故而有此一問,卻忘了顏季明正是薛白的小舅子。

  氣氛頓時有些尷尬起來。

  “不是。”薛白在顏季明審視的目光下保持著鎮定,道:“儘快準備吧,事不宜遲。”

  ~~

  薛白在絕大部分人商議國事時,都是以一種輔佐太子殿下興復大唐的態度在說的。

  哪怕有些言語有些大逆不道,也是披著一層天下公義的外衣,好比劉備說的從來都是“興復漢室”,而不是“我要當皇帝”。

  即使有人窺視到薛白的野心,往往並不戳破,因眼下完全沒有到那個地步。等天下太平、李琮繼位以後再談完全來得及。

  除了少數希望躋身元從功臣的人總喜歡在薛白身邊秘謀,比如元載。

  “聖人雖然承認了郎君,卻沒有宣詔天下,處置李亨謀逆稱帝之罪,只怕還藏著‘養蠱’的念頭啊。”

  這“養蠱”一詞是薛白從南詔回來之後偶然提過的,元載用來形容李隆基平衡朝中勢力的權術,比如李林甫便是一隻養來對付太子的蠱,安祿山又是另一隻。

  很顯然,李隆基如今又想養著李亨來對付李琮了。

  元載之所以一眼看穿這點,因為李隆基答應薛白的要求並非沒有條件,他非常堅決地要讓諸王以及朝中大臣到蜀郡去。

  “聖人召諸大臣南下,為的是在‘南京’建新的朝堂,而要見諸王,絕不是顧念父子親情,勢必要將諸王分封至天下各地,制衡郎君,這還是養蠱。”元載道,“我敢斷言,假以時日,一旦聖人重塑威望,必要對付郎君。”

  “我知道。”薛白道:“那你說,如何是好?”

  元載沉默了,他方才一番話,主要是為了向薛白表忠心。其實他心裡清楚薛白自有計較,卻沒想到會問策於他。

  他沉思片刻,正要開口,薛白已舉了舉手。

  “眼量放高些,莫總往下看。只要我們拿下河東、平定叛亂,他的威望難道有可能漲得比我們還快嗎?”

  “郎君明鑑,但只怕取河東一事,李亨勢必會有所阻撓。”

  薛白沉吟著,緩緩道:“我寫封信給李泌,你遣人送去。”

  “喏。”元載道:“那,聖人要的大臣與諸王?”

  “先安排幾個大臣去服侍聖人。”薛白道:“問問朝中誰願意去。”

  元載做事很利落,次日便將一份名單遞在了薛白手中。

  “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門下侍中韋見素、檢校工部尚書徐安貞、兵部左侍郎劉光謙、吏部右侍郎白琪……”

  薛白唸了開頭幾個,頭也不抬,帶著些調侃之意問道:“這其中可有伱打壓的政敵?”

  “沒有。”元載道:“我萬不敢如此,否則請郎君罷了我的官。”

  “那就先放他們去蜀郡吧。”薛白道,“第二批人不急,等第二批糧食運到。”

  正說著,有信使歸來,稟報稱叛軍已攻打咸陽縣城。

  才稍微平息了不到二十天的長安城,又感到了戰火的威脅。只是這次,有李光弼這樣的大將在,城中人們的心態安定了許多。

  ~~

  其後兩日,李光弼坐鎮長安,派遣大將支援咸陽,同時散出哨馬,做著叛軍攻鹹縣不下轉而奔襲潼關的準備。

  京畿道就像一個兜著猛獸,任它在裡面撞來撞去的破麻袋。

  這種時候,薛白一邊配合著穩定局勢,一邊竟還在準備去往解縣。

  兩日間,他不斷聽到有人跑來稟報“北平王,高將軍求見”,而他每次都是回答“不見”。直到局面暫時穩住,而他也到了出發的時候,他遂親自到太極宮去見高力士。

  其實高力士在長安是有私宅的,且如今他也不必值勤,大可回宅。但薛白到時,他正坐在宮院中的一株梨樹下發呆。

  “北平王知道老奴想要說什麼吧?”

  “想必是想要去蜀郡?”

  “是啊。”高力士嘆道:“老奴這一輩子,除了伺候聖人,做不了別的。”

  薛白道:“聖人早晚會回長安的。”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聖人早晚也會換的。”

  高力士道:“我們這些伺候人的,重要的不是每日具體做了多少活計,而是忠心。倘若聖人在蜀郡,我不趕過去,等聖人回來,更不需我在身邊了。聖人離不開我,我更離不開聖人。”

  薛白想到了天寶六載那個上元夜,自己得高力士保護一事,原本他想把高力士保護在長安,可一方面他不太可能做到,另一方面,高力士也並不想要那種保護。

  “放心吧。”薛白道:“我會送你到蜀郡,只是需晚一些。”

  “為何?我本該是第一個趕到聖人身邊的。”

  薛白沉默了片刻,道:“我就是想拖一拖。”

  高力士笑著搖了搖頭,嘆息道:“還有貴妃,也必定得送到聖人身邊,這是聖人的體面。”

  ~~

  薛白往太極宮外走去的時候,心裡不由在想,如今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見各個人,制定計劃、商議條件,按部就班,少有意外發生。

  他忽然停下腳步,往旁邊的梨樹林看去。

  隱隱地,他聽到了有曼妙的歌聲飄過來。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只聽這一句,他已猜到是誰在唱歌了,也知道楊玉環是想與自己談談,遂止住護衛,獨自向著歌聲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