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200章 太皓上書遭怒斥

太皓對這首詩中所描繪的意境深感共鳴,彷彿自己被貶謫至這片土地的心境得以詮釋。他深刻體悟到了其中蘊含的哲理,“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髮待流年”。




那位老者繼續問道:“你是因為何事被貶至此啊?”




太皓想了一下,回答道:“如果非要找一個理由的話,那便是我私自放走了叛軍首領,但是對於此事,我是冤枉的……”




“被貶到這裡的官員,罪過並不大。”那位老者說道,“都會說自己是被冤枉的。”




太皓微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反駁,而是向那位老者問道:“敢問前輩如何稱呼?”




那位老者此時才站起身,回答道:“老夫名叫丘望,到這裡已有二十年了。”




站在一旁的止綸聽聞那位老者的名諱,激動地追問:“您說您是丘望?我曾聽阿孃說過,我的阿翁就叫丘望,而且現在就在嶺南一帶,請問,您是否曾是朝廷的禮部尚書?”




丘望眼中閃過一絲溫暖的光芒,他微微頷首道:“正是!老夫曾擔任禮部尚書之職。這位公子,令堂芳名為何?”




止綸激動地回答:“我阿孃名叫汝秀……”




丘望的聲音不禁顫抖起來,他感嘆道:“汝秀啊……沒想到他的兒子已經如此高大了。”




止綸的聲音中充滿情感地說道:“您真是我的阿翁……”他轉向太皓,介紹道:“太皓大人,這位是我的阿翁,曾經是禮部尚書,後來卻被流放到了此地……”




他繼續對丘望說道:“阿翁,我是汝秀的次子,我還有一個兄弟,他是在您來到嶺南的那一年出生的。”




太皓感嘆道:“沒想到,竟然那麼巧,讓你們爺孫倆在此偶遇。敢問前輩因何事而被流放到此處的?”




丘望嘆了口氣,回答道:“當年發生了一場震驚全國的科場舞弊案,老夫作為禮部尚書也受到了牽連,因此被流放到嶺南,過上了平凡的農耕生活。”




“原來如此。”太皓點頭問道:“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為何您還不能離開這裡呢?”




丘望沉聲道:“皇上的命令尚未到達,老夫的罪名也就未能解除,因此無法離開此地,這是前朝所定下的規矩。玄禺皇上如今可好?”




止綸感慨地道:“阿翁,您在這裡真是與世隔絕了,現在的天下已經不是玄禺皇上的了,他已經駕崩了,現在的皇上是他的弟弟玄呈。”




丘望微微一愣,隨即嘆息道:“時光荏苒,恍若隔世。玄禺皇上駕崩,弟弟玄呈繼位,天下已經換了新主。只可惜老夫被困於此,無法目睹這一切。”




太皓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同情之情。他看著丘望,問道:“前輩,這裡像您這樣被流放至此,十幾二十年都不能離開的官員多麼?”




丘望微微頷首,聲音中透著一絲蒼涼:“在我們的東方帝國,一旦官員犯錯,大多數會被貶謫或流放到嶺南這片邊陲之地。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並不算漫長。然而,有些官員在這裡度過一生,直至離世……”




太皓義憤填膺地道:“這實在有違天道!在東方帝國的百姓心中,講究落葉歸根,這些官員也曾經為國家盡過綿薄之力。然而,只因些許小錯,他們卻要在嶺南這片邊陲之地度過十幾年甚至一輩子的歲月,這簡直匪夷所思!我定當向皇上稟明此事,懇請他免除那些被流放超過十年的官員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