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九百三十六章 黃泥儲水無問題

“朱里長想得真周全,臣……本官……我有一事想問問,不知……

朱里長你看啊,有的地方吧放羊,山羊朱里長你知道哈?它吃草刨根。

小樹遇到山羊,山羊會把

沒有山羊還不行,祖祖輩輩指望著山羊產奶喝奶賣錢,也不用種什麼東西,天天放羊就可以了。

就怕遇到乾旱的時候,里長你說乾旱的日子,在黃土上面種啥合適?”

太原縣的知縣王仕童終於找到機會幫著百姓問,其實這個不是晉祠鎮的百姓要問,晉祠鎮都能種水稻,上哪找那許多的黃土?

是晉祠鎮有從更北面的窯洞嫁過來的人問,從那嫁到這邊,就算是女人享福了,挨男人打都不回去。

一般住窯洞的嫁過來,都是為了過好日子,再給家裡弄點錢,尤其是有兄弟的,這樣兄弟就可以拿出一些彩禮了。

嫁過來的女人跟著一起幹活,有時被男人打,就自己偷偷抹眼淚。

好在晉祠鎮的文化傳承好,有各種寺廟觀,百姓也受薰陶,為難兒媳婦的公婆少,打媳婦兒男人也少。

於是女子跟著一起吃飯,聽里長說提要求,便幫家裡提,萬一成了呢!

朱棡和里長一提窯洞,知縣王仕童想到了,趕緊問。

里長絲毫不認為有人為難他,他看著王知縣:“本地與和林那邊的草原聯動,需要有個牲畜中轉飼養場。

正常來說窯洞的周圍有槐樹、荊條、其他的草,並不是寸草不生,終歸有降雨的。

即便大漠所在,冬天也能見到雪,戈壁的位置生長一些耐寒、耐旱的作物。

像結縷草、高羊茅就沒問題,不過高羊茅生長得短,用來當草坪還行,不能當飼料。

結縷草是多年生的,像紫花地丁,不過那裡不能種紫花地丁,氣候不好,不利於其生長。

最好養活的則是早熟禾,配合槐樹與荊條,再用草木灰混合些東西,弄幾塊地種大豆,慢慢就養出來一片好地。

夏天雨水落下,咱們收集起來,挖坑,旁邊弄小溝,雨水順著小溝進坑裡,坑上面遮擋東西使起幹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