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九百三十五章 農藥噴灑窯洞換

人工飼養自然要考慮好被飼養的動物需要什麼,好讓動物健康生長,長好了幹活、吃肉。

軍士們很少教百姓理論,只告訴百姓遇到什麼情況怎樣應對即可,等著百姓都識字了,將來在報紙上教,百姓自己看報紙才容易接受。

百姓陸續吃完,按照安排去做事情,這活兒不是給別人乾的,只是以聽從命令的方式為自己幹。

那邊開始放火,收割完麥子的地,拾麥穗結束,放了雞鴨,就燒,裡面留一點麥稈,不然連不起來火。

燒完施基肥,機械翻耕,燒的目的是殺蟲、除菌。

本地的牛馬驢騾子什麼的被集中起來,在分配到機械設備不方便去的位置,到那裡翻耕,同時那裡的麥子也是人手動收割。

護衛們幫忙,又去山上打獵,有狼殺狼,遇毒蛇捉毒蛇。

這邊的蠍子與小壁虎也多,太行山脈周圍就這樣,包括河北,隨時能夠看到蠍子與無蹼壁虎。

這些地理位置的蠍子無須專門人工飼養,用工匠製作的像夾垃圾一樣的工具,一夾一個。

否則都是孩子出手,直接捏蠍子尾巴,一捏一個準兒,被蟄了就疼上幾天。

避免被蟄的情況出現,用新工具,儘量抓大的,就有藥材了。

於是孩子們除了要去捉螞蚱,還得找蠍子,先獎勵給他們一人幾片豬大腸做的香腸。

中午吃隊伍帶的酸菜一起做的血腸,加上面腸,保存時間就這麼短,血腸始終要換井水泡。

“所以還是臘腸好,至少能放很長時間,這香腸香是香了,做完最多放兩天,不吃裡面開始變黏。”

朱棡在吃香腸片,豬小腸腸衣的,另外多一個竹蓀釀,竹蓀裡面放豬肉與蘑菇,蒸完澆汁。

官員們也在吃,香,哪個菜都香。

他們其實挺糾結的,不知該怎麼評價親王們。

說親王們奢侈吧!人家就多兩道菜,黃瓜和茄子不算,百姓損失不了多少,不就是小和大的區別嘛!

說不奢侈吧!這菜太好吃了,怎麼做的?看上去並不複雜,自己天天吃,保證能長胖,現在太瘦了。

王仕童又吃個竹蓀釀,抬頭看朱棡:“殿下,頭兩個月本地百姓就在竹林裡挖了竹蓀,捨不得吃,等著百貨商店收,能賣上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