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八百八十八章 獨立經營資助沿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大家吃完包子,隊伍起程,百姓們揮著手告別,倒是沒人哭,過些天會有設備送來,組建榨油廠用。

小孩子們得到了一大堆的爆米花棒,用布口袋裝,一捆捆的,還有高粱米用爆米花機蹦的米花。

直到隊伍遠去,各村的里長互相說兩句話,帶著隊伍往家走,兩天耽誤了不少事情,同時收穫了藥材,有人生病,隊伍裡專門帶著藥,留下吃夠療程的。

過些日子,做好的牙送來,缺牙的大人便能痛快地吃東西了。

老花眼與近視眼的也多了副眼鏡,告訴他們不準賣,這個屬於借用,丟了要報備。

以避免有人私下給賣了,這可是好東西,等今年下半年才會陸續送到大明各地的百貨商店。

……

“許多能出口賺大錢的東西,就這樣給百姓了,要民生,還是要錢?”

朱樉手上拿著一副花鏡,坐在車上,看外面的景色出聲。

老三朱棡支持這個行為:“年歲大的人看不到東西,就覺得自己沒用了,越是這樣的人老得越快,實際上他們還能活很多年,包括牙缺太多的。”

他有實際數據,南京城的年歲大的人,不管是花眼還是缺牙,現在都解決了,他們很願意幹活的,戴上花鏡,陽光明媚。

有的眼花嚴重的人,依靠著手感和經驗編織東西,戴上花鏡,可以做針線活兒,執導年輕人繡花。

用假牙換來營養攝入,用眼鏡換勞動力,同時也換年歲大的人的心情,能夠給家裡多幹活,家中的其他人負擔便小。

大臣們最直觀,自從戴上了花鏡,抱著書猛親的都正常,又能清晰地看到字了。

朱棣在旁說:“不耽誤出口,咱封住所有走私的地方,舉報獎勵比眼鏡還多,然後私下賣的抓起來,影響他們一家人。”

他直接,株連,現在是大明,不講那麼多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