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 作品

第288章 重用奸臣的兒子

  根據趙桓閱讀的史料知道,當時宋朝為什麼熱衷於海外貿易?一來是因為陸地的絲綢之路被西夏給切斷了。北邊有契丹、金朝封堵,連繞都繞不過去,又不可能翻越那無人煙的青藏高原,所以走海路是唯一的選擇。

  同時海洋貿易巨大豐厚的回報也讓大宋朝廷嚐到了甜頭,海外貿易基本上都是十倍以上的利潤。

  因為當時的大宋可以說聚集了世界上最能幹的製造業工匠,包括紡織,陶瓷,造紙等等都遠遠領先於世界其他地方。

  所以中國的產品陶瓷,瓷器,綢緞,鐵器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在海外都是大受歡迎,都能賣出天價。

  而宋朝又鼓勵海外貿易,所以沿海的泉州,明州,秀州等地出現了大量的遠洋商戶,也都一個個賺得腦滿腸肥,而宋廷也從海外貿易中收取了鉅額的關稅。

  海外貿易最為興盛的時期是南宋,南宋由於國土面積大幅縮水,加之大量的北方居民南遷到南方,缺少耕地,所以格外注重商業。

  因為商業來錢快,朝廷能從商業方面掙到大量的商稅,包括海外貿易,所以南宋的海外貿易有了長足的進步。

  趙桓非常瞭解歐洲大航海時代給歐洲帶來的鉅額財富,他要把大航海時代的成功經驗克隆到宋朝來,掙海外的錢。

  畢竟國內市場就那麼大,他可以繁榮市場經濟,但會盡可能避免與民爭利,而去掙世界各地的錢,那才是大錢。

  同時趙桓還有一個非常宏遠的志向,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從美洲把當地人已經開始種植的番薯,土豆,玉米等植物帶回來。

  這東西可別小看它,現在沒人在乎,可是它卻是中國清朝人口急劇增加的關鍵,這東西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才傳入中國的。蘇丹小說網

  正是由於這三樣東西的入境,極大解決了溫飽問題,使得中國人口巨增,從一億到了清朝末年的三億。

  很多人認為這是康乾盛世導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最主要的是糧食問題的解決,因為土豆,玉米和番薯都是不要求耕地質量的高產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