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甌好意




    朱襄又道:“如果你同意,我可以讓秦軍來幫忙修建水利。”



    東甌王驚得合不攏嘴:“這、這真的可以嗎?”



    朱襄道:“秦國與東甌國比鄰。如今秦國與楚國交惡,無法與楚國互換有無,只能與東甌國互換有無。東甌國繁盛,吳郡才更繁盛。”



    朱襄又嘆了口氣,道:“我這次帶了秦棉來,想與東甌國交換東西。東珠雖好,但秦國更想換軍糧,你明白嗎?秦國不想打東甌國。如果我們攻打東甌國,楚人立刻就會南下。我們只想和你們做生意。”



    朱襄頓了頓,無奈道:“但現在東甌沒多少東西可以與我們交換。這便是秦王同意我如此做的原因。”



    朱襄此舉,雖然沒有告知友人,但確實告知了秦王柱。



    在離開咸陽之前,朱襄就將自己貿易戰的相關細節與秦王柱商議,去幫東甌種田也是計謀之一。



    當時秦王柱還不理解,東甌強大之後,秦國若想滅百越,恐怕就更難了。



    朱襄提出,東甌發展農耕文明之後,庶民定居沿海平原者眾多,更利於秦軍登陸;



    東甌與百越其他部落並無從屬關係,東甌若有糧食,百越其他部落會來搶奪,更容易讓他們內亂;



    增加了東甌與秦國的經濟聯繫,秦國佔領東甌之後要消化這一片地更加容易;



    如果東甌國君被小利矇蔽了眼睛,同意自己讓秦軍幫忙修水利和指導耕種的意見



    “東甌的平民就會心向秦軍。朱襄道,“東甌沒有把農人當庶民,而是當奴隸。



    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所以如果秦軍南下,他們會聽從東甌貴族的命令充當兵卒。”



    “但若告訴他們另一種生活方式?告訴他們當了秦人就不用將所有糧食上交,只留下寥寥無幾的口糧,甚至口糧都無法留下呢?”



    “秦國和中原的庶民就算生活得再不好,也比當做農奴的東甌人生活得好。”



    “我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朱襄與秦王柱訴說了自己的建議之後,秦王柱沉默了許久,然後點頭同意。



    “寡人相信你,你放手去做吧。”



    所以如果李牧和王翦告狀,朱襄相信秦王柱不會用戒尺敲他腦袋。



    自己已經報備過了!



    朱襄拿出了這麼大的利益,為東甌國提供糧種和技術支持不說,還讓秦軍幫忙。東甌王就算再擔心這利益背後有問題,也不由心動了。



    東甌王理智尚存,但李牧派人將朱襄與東甌王的商議傳播出去之後,東甌王就壓不住貴族的請求了。



    奴隸制基本都是多貴族共同執政,國君的權力被分散得很厲害。



    如中原有封君,東甌王也有大奴隸主持有軍隊和封地,雖然聽從東甌王的派遣,但東甌王也不能完全控制他們。



    朱襄如果和秦軍一同來幫他們種地,並且讓秦軍與他們生意交流合作加深,他們將會獲得巨大的利益。



    他們嚮往著中原的珍寶。因為楚國截斷百越和中原之路,他們想要求得中原的東西十分困難。



    如果能與秦國交好,他們就能通過秦國戰船的護送前往中原換取珍寶,貴族們想一想就開心不已。



    再加上沿海平原的耕地基本都被他們瓜分完畢,增產後他們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他們可不管什麼秦國的野心,到手的利益先拿了再說。



    此刻東甌王所有的猶豫都沒了用處,他如果不同意朱襄的提議,恐怕東甌王的位置就要換人坐了。



    在朱襄給予的巨大利益面前,東甌國大部分貴族都經不起誘惑。



    王翦看著東甌王被裹挾著將指導農桑一事交給朱襄,還給予了朱襄許多權力和珍寶,心裡不由生出了寒意。



    他再次仔細打量朱襄。



    這一幕朱襄是否提前算到?這是無心的發展,還是朱襄的計謀?



    朱襄是否在做此事之前,就已經料到他必定會成功?不僅成功,還能挑起東甌國君臣的矛盾?



    雖然朱襄是他的友人,他也不由為了這一幕而稍稍嚇了一跳。



    朱襄得到的東西比他想要的更多。



    東甌王不僅同意他帶著秦軍幫忙指導沿海平原農人種植,還給了朱襄能直接對當地人下令的權力。



    朱襄手握的權力,就是東甌國主管農業的大臣的權力,絲毫不差。



    有了秦軍和東甌王派去的兵卒的護送,朱襄甚至自帶兵權,比東甌國真正的主管農業的大臣權力更大。



    秦國的吳郡郡守居然能在東甌國的沿海平原自由行走,秦軍上下議論紛紛,皆對朱襄公佩服不已。



    不愧是我們秦國的長平君!



    不過東甌王也做了約束。朱襄只能在沿海平原行動,不能去丘陵和山區。沿海平原面積在東甌佔比不大,東甌王覺得可以放心了。



    朱襄對此搖搖頭。



    秦軍海軍逐漸壯大,只需要一個登陸的跳板,就能將大量兵力從海邊運到東甌。所以只要沿海平原這片地方被迅速拿下,百越就會被逐漸蠶食。



    沿海平原這片地,足以讓秦軍自給自足,慢慢與百越磨。



    秦始皇拿下百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如果早早將百越的產糧區作為據點,拿下百越就容易多了。拿下百越之後,以沿海平原為中心往外輻射,馴服百越更是輕而易舉。



    朱襄坐船回吳郡通知了贏小政一聲。



    贏小政嚇得差點把自己的小揪揪扯下幾根。



    他跳到朱襄背上捶朱襄的腦袋:“舅父!你有幾條命?你說你有幾條命?!你怎麼能做如此危險的事?



    “我都說了不危險,真的不危險。”朱襄弓著背,讓嬴小政在他頭上薅他的頭髮,“你看,結果如我所料”



    嬴小政直接捂住朱襄的嘴,不聽不聽,舅父閉嘴!



    雪姬也臉色蒼白。



    不過聽了朱襄的辯解之後,她雖然擔憂,也相信朱襄確實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反過來勸說嬴小政別擔心。



    嬴小政氣得翻白眼。



    舅母你太信任舅父了!所以舅父才如此喜歡冒險!



    “東甌又不是什麼重要的地方。嬴小政道,“等吞併中原之後徐徐圖之也不遲,舅父何必現在去與他們對上?



    朱襄道:“既然將來確定一定會攻打百越,現在我是吳郡郡守,我就該為未來做打算。”



    贏小政咬牙切齒:“我才是吳郡郡守。”



    朱襄笑著摸了摸嬴小政的腦袋:“所以你也要為未來做打算。”



    贏小政冷哼:“蠻夷之地,不需要多作打算。”



    朱襄道:“既然你想要這塊地,就要想好如何利用這塊地。難道你花許多人命和財力把一片地打下來,結果收穫遠遠不比耗費嗎?這樣虧本的打仗,只會把國家越打越弱,把民眾越打越離心。”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大贏政所發動的那些戰役,有些不確定道:“真的?會越打越弱嗎?”



    朱襄道:“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贏小政道:“但是以前現在秦國就是越打越強盛。”



    朱襄道:“因為現在秦國打下來的地,是打下來就有用啊。你想想,如果給你一片地,面積和如今秦國一樣,但是全是沙子,沒有水,寸草不生,別說人,連只動物都看不到。這種地你打下來有意義嗎?”



    嬴小政搖頭。



    朱襄又摸了摸嬴小政的腦袋:什麼是好大喜功?打沒有收穫的戰爭就是好大喜功,會讓國家衰敗。你看北方胡人年年南下,他們為何不會因為窮兵黷武而讓下屬離心?因為他們每次南下都有利可圖。”



    “政兒你將來肯定是喜歡開疆擴土的雄主。打哪一塊地有利可圖,打下後如何治理才能儘快補足戰爭的消耗,這些都是國君應該考慮的問題。”



    “你只有計算好這一切,讓國家越打越富足,才能算得上雄主。”



    “否則,就不過是窮兵黷武,透支了國力,加速了王朝衰敗而已。”



    贏小政沉思了一會兒,重重地點頭:“舅父教我!”



    朱襄輕笑道:“我這不就在教你嗎?”



    贏小政道:“東甌之事,我會全力支持舅父。舅父放心。”



    朱襄道:“好。但你也要注意休息。我聽說你又不想睡午覺,還偷偷把文書藏在被子裡



    贏小政抬起手捂住耳朵。



    舅父好煩!



    為什麼人一定要睡午覺!在日頭當空的時候睡覺太懶惰,這是應該禁止的行為等朕當了皇帝,一定要下一道詔令,秦國人不準睡午覺!



    雪姬聽著朱襄唸叨嬴小政,不住點頭。



    對,就該好好訓訓。



    嬴小政長大了,雪姬不再好意思揍贏小政的屁股。



    本來雪姬想用戒尺,但朱襄對雪姬說,嬴小政這個年齡,能不揍就最好不揍,會讓孩子起逆反心理,多念念就好。



    如何教導孩子,雪姬向來聽朱襄的建議。



    但看著嬴小政偷偷悶在被子裡批改文書,雪姬氣不打一處,還是狠狠地給了嬴小政手心幾巴掌。



    不用戒尺,用手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