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90章 千里入河朔

 於夫羅便回道:劉將軍,此策太過兇險。河朔匈奴諸部,吾雖有信心收服。然亦怕有些頑固之人,生出歹心。不若劉將軍遣一大將,隨吾北上。劉將軍便領大軍,進兵雁門如何?

 劉和便呵呵笑道:正如單于與諸位所慮,此策過於兇險。故而吾,才更應領軍。汝雖繼單于之位,然手下只有數千人馬。若無朝廷大軍支持,欲要收服,這些部族。怕是很難!

 而吾,乃陛下親封徵北將軍,吾若現身,支持單于,這些部族才會有所忌憚。單于方能,儘快收服河朔匈奴諸部!進而斬斷,左右賢王在河朔的根基,一旦如此。那叛軍糧草後勤等,便皆斷矣。其數萬叛軍,若斷了河朔補給。想必不出兩月,便皆困死雁門郡內。

 於夫羅聽罷,便點點頭。關羽便說道:雖是如此,然還請主公三思。劉和便對著於夫羅說道:敢問單于,汝可有把握,重新收攏,匈奴諸部?

 於夫羅便拱手回道:劉將軍放心,除左右賢王,心腹部族。餘下諸部,皆乃吾父羌渠單于手下。若非左右賢王設計,將吾父暗害。此二人,如何能成事。若劉將軍,果真敢隨吾,領軍北上,吾定然不叫劉將軍失望。

 劉和見狀,便呵呵一笑。然後又說道:還有一事,須告知單于。於夫羅便問道:劉將軍儘可直言。劉和便說道:此番北上,不肯聽從單于之部族。定然皆須剿滅,單于可明白?

 於夫羅聽罷,停頓了一下。然未用多時,便拱手說道:劉將軍之意,在下明白。瑾遵劉將軍之命。劉和便點點頭。然後對著眾人說道:既如此,那便如此定下。吾帶翼德麾下全部騎軍,與單于三千騎,北上河朔。雲長領大軍,向雁門進兵。若能一舉佔據馬邑,匈奴叛軍定然撤軍。

 此時,呂布突然開口說道:某亦想隨劉將軍,北上河朔。不知劉將軍以為如何?劉和聽罷,便問道:奉先此番領五百騎,隨吾突襲離石,乃受丁刺史之命。如今離石已定,若隨吾北上河朔,不怕丁刺史責怪?

 呂布便回道:不若令這五百騎,隨大軍去雁門。某隻身,隨劉將軍北上河朔。如何?劉和便呵呵一笑道:奉先既決定如此,那便也隨吾北上吧。至於那五百騎,自然也須編入騎軍北上。吾節制幽並諸軍事,此區區五百騎,還是有權力征調的。奉先放心便可。

 隨後,劉和說道:雲長為主將,統領步軍,不日北上雁門。公明,儁乂,為副將協助。奉孝志才二人,隨軍輔佐雲長。文聘領三千郡兵,留守西河。翼德,奉先,子義,典韋四人,隨吾北上河朔。于吉,歐承二人,皆留在離石。

 半月之內,再趕製五百馬車。無須裝載太多,須跟上行軍速度。奉先麾下騎軍,皆乃新軍。便讓這五百騎,駕糧車隨軍。餘下所有馬匹,皆作馱糧之用。吾估算,騎軍所需糧草,至少三萬石。

 留十萬石糧草,屯在離石縣,餘下所有糧草,皆由雲長步軍帶走。此戰,望諸位盡全力。早日擊退匈奴叛軍,幽州烏桓,還有近十萬叛軍正在作亂。亦需吾等,領軍前去剿滅。

 眾將聽罷,便皆拱手領命。隨後各自散去!劉和隨後去見歐承,打算交代歐承,鍛造一把兵器。待見到歐承後,便將畫好的圖樣,遞給歐承。歐承接過一看,然後問道:主公,此乃戟否?

 劉和便回道:不錯,此乃雙耳青龍戟。吾更喜歡,稱其為方天畫戟!歐承聽罷便回道:方天畫戟,好名字。劉和便說道:須半月之內,用精鋼,將其鍛造出來。可能做到?

 歐承便回道:主公放心,吾定然鍛好。劉和便又與歐承,談論了幾句便走了。數日後,關羽便領一萬多步軍,出離石而去。而劉和所需的運糧馬車,還未制好。便也只能耐心等待!

 又過了幾日,歐承便來見劉和。告知劉和,方天畫戟已然鍛好。劉和讓手下,去通知眾人來鐵匠鋪。片刻之後,張飛,呂布,文聘,太史慈,典韋五人齊聚。歐承便取來,鍛好的畫戟,擺在眾人眼前。五人皆從未,見過此等兵器,紛紛走上前去細看。

 劉和此時對著呂布說道:奉先可還記得,吾前番所言之方天畫戟?呂布聞言,便回道:莫非此,便是劉將軍所言?劉和便點頭,然後說道:不錯,此便是方天畫戟。

 歐承此時,便指著畫戟說道:此戟足有三十六斤重,且戟鋒乃精鋼所鍛,鋒利無比。整戟長約一丈二尺餘,馬戰,步戰,皆可。

 歐承說完,眾人便皆仔細打量畫戟。劉和便說道:奉先擅戟,不若演練一二。看看是否趁手?若需改良之處,便可與歐承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