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47章 佈局將來

 張讓聽罷,想著劉和畢竟年少。或許其,真不知曉其中因由。便對劉和說道:兩年前,蔡邕上奏,彈劾陛下身邊,近侍數人,吾便是其一。劉和聽罷,臉色一驚。然後故作驚詫的說道:張大人真是對不住,在下著實不知此事。若是知曉此事,在下前番,亦不敢在陛下面前提及。定然先向張大人賠罪,得張大人原諒。吾才當向陛下開口請恩。還望張大人,莫要見怪。此番乃是和,莽撞了。

 張讓聽罷,便微微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劉將軍畢竟年少,想來此間諸事。劉將軍定然不知。劉和見張讓如此說,便立馬賠笑稱是。然後湊至張讓身前,小聲說道:待在下岳丈回到洛陽,吾必會再來洛陽。屆時定會備上厚禮,向張大人賠罪。不會讓張大人失望。張讓一聽,便呵呵笑道:劉將軍真乃妙人也。

 片刻之後,張讓領著劉和三人,行至宮殿。劉和便讓趙雲張飛二人,在殿外等候。自己,便也整理了服飾一番。然後在殿外脫鞋而入。低頭緩步行至劉宏面前。大聲說道:臣劉和,拜見陛下。劉宏便讓劉和,起身說話。劉和起身,劉宏便說道:河東,上黨二郡之急奏已到。果真與汝料想一般,足有數萬賊軍襲擾。只不過並非是黃巾餘孽,自稱乃是白波軍。汝如何看待?

 劉和聽罷,便回道:陛下,臣前番已然說過。河東上黨二郡,臨近洛陽。不可有失!當即刻派兵,圍剿此數萬流寇。而太原,西河二郡。想必,不久亦會有急奏報來。陛下當早做準備。

 劉宏聽罷,便思量起來。劉和便又說道:前番曲陽黃巾賊因糧盡,撤離冀州四處逃竄。想來,其大部皆逃至幷州!而幷州,本就常年與羌胡纏鬥,此番,更有十餘萬黃巾餘孽,逃入幷州各郡。陛下若是打算一舉剿滅,恐怕,僅憑皇甫將軍所領三萬官軍,不足以剿滅這些流寇。陛下,當即刻在洛陽,再整一支大軍,北上馳援皇甫將軍。如此,方能以雷霆之勢,掃蕩幷州流寇。而若是數萬官軍皆入幷州,想必羌胡得知消息。定然會向河西之地增兵。若是此事處理不好,恐引發大戰。

 而冀州各郡,眼下尚有不少黃巾餘孽。雖皆是不成氣候之殘兵,然卻亦是,急需剿滅。冀州若能及早安穩下來,那朝廷便無後顧之憂矣。望陛下三思!劉宏聽罷,便說道:冀州之事,朕亦知曉。然眾卿,皆對冀州刺史之人選,爭論不止。朕亦不能獨斷!然汝之所言,朕自會考慮。此番以汝之功,本該封個侯爵。然汝甚是年少,太早封侯。怕是對汝不利,此次侯爵之位,便抵汝,為蔡邕盧植二人求情之恩了。日後待汝,再立下大功,此侯爵之位。再賞之,知否?

 劉和聽罷,便拜下說道:臣多謝陛下栽培之恩。臣與家父,定然誓死為陛下效忠,為漢室江山效死。劉宏便讓劉和退下吧。張讓亦送劉和出殿。待劉和與張讓出來,劉和便湊至張讓耳邊,輕聲說道:冀州刺史之位,不知陛下屬意何人?張讓便回道:朝廷重臣,多是推薦王芬,擔任冀州刺史。而陛下,自然屬意劉將軍之父,劉虞大人。劉和聽罷,便說道:此事,還望張大人能替家父多多美言。若家父任冀州刺史,在下每年送上千金。權當答謝張大人之恩情。張讓聞言,便笑道:劉將軍客氣了,此事能否成,還看陛下如何抉擇。

 劉和聽罷,便眼珠轉了幾下。然後便小聲朝張讓耳邊說道:在下,明年湊足三千金予陛下,吾觀之皇宮,多處未曾修繕。便以些許薄資,權當孝敬劉氏長輩。請張大人轉告陛下,吾父子二人,皆盡力為陛下分憂。張讓一聽,便點點頭。再看劉和,神情皆順暢不少。

 待劉和與張飛趙雲出宮後,張飛問起劉和,陛下召見何事。劉和便說道:逃竄至幷州之黃巾餘孽,眼下,正作亂幷州各郡縣。陛下問問吾,有何對策而已。劉和也並未多說什麼,今日花了大價錢。希望能將冀州拿下!

 待張讓回到劉宏身前,便低頭,湊至劉宏耳邊輕聲言語。片刻之後,劉宏微笑說道:果真?看來此子,此番剿滅冀州黃巾賊,繳獲不少戰利。萬畝良田,隨手拿出。數千金,隨口便允。當真是小看此子了。然後呵呵大笑起來。

 張讓聽罷,也點頭稱是。然後說道:劉將軍再聰慧,其亦在陛下掌握之中。不妨便讓其遂了心思,日後陛下需用錢,直接向其開口便是。其定然不敢推辭。而以劉刺史之才,想來,亦可快速恢復冀州民生。如此,朝廷,亦可早日徵收冀州賦稅。如此,陛下少府及洛陽府庫。錢財皆有所進。豈不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