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沫笛 作品

第14-4章 青綠箬竹

 人偶箬竹(開近距離藍牙對話和旁邊的人偶說話):請問卡片是什麼呢,是程序芯片還是拓寬卡呢? 

 旁邊的人偶(開藍牙回應):是郵票,薔薇叢上還有很多信件要準備送到一個叫水池天體的地方,說是我們人偶也可以寫新的信給以前住在薔薇叢的其她去水池天體的薇兒們,我想薔薇叢的建造到現在也要感謝水池天體的薇兒,水池天體的薇兒也是我們人偶的主人,我想看看人偶們能手寫出什麼字來,我打算就寫黑體字的信寄過去,你呢? 

 人偶箬竹(藍牙對話中):我不會寫,摺扇上的詩也沒寫,想不到寫什麼詩,也不知道寫什麼樣的信。 

 旁邊的人偶(藍牙對話中):詩就簡練文字好了,比如絕句的規則就像音譜配著詞譜,挑選意象編出來就可進行修改優化,看這薔薇廣場不久可以來編一下的。 

 薔薇採雨時,人偶臨江走。 

 清山聊霧起,摺扇畫詩求。 

 人偶箬竹(仔細看著藍牙傳來的文字詩歌,感覺有些規律,藍牙連線中):這是最後的字要對應的押韻的話,那總得有唱起來的曲調,沒找到硬盤裡的唱法,這裡有墨水嗎,我想寫字了。 

 旁邊的人偶指向對面座位一位拿著畫板的薇兒,拿畫板的薇兒看到有人偶看到自己,就朝著招手,拿畫板的薇兒把筆和畫板給廣場臺上的人偶李,人偶李過來轉遞給人偶箬竹。 

 鳥舞天空羽翼,風撫泡沫光陰。 

 人偶箬竹(用畫筆預先寫著想到的詩,一時想不出下句,直接說出聲音對話):想不出下一句來,我看到那邊樹上飛過一身尾彩色的鳥兒,那鳥好像很有生靈氣,薔薇叢也有離散的泡沫在飄,兩邊都有彩色的光。 

 旁白薇兒(回答人偶箬竹):那種鳥是雉雞,也就是俗稱的野雞,你的詩可以啊,很好概括了景物,下句或許可以回到廣場上來描述人偶和薇兒們的活動心情之類的,這樣能更貼切些。 

 人偶箬竹(點點頭,臉上紙畫也點點動):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們和薇兒都像人類,如果此時是人類的活動的話,記得紀錄片上是有鑼鼓鞭炮煙花來慶祝的,那樣熱鬧的樣子,我想假設可以描述下,就是琴絃和鑼鼓擊打音的描寫和表現了。 

 花聽鼓揍塵泥,月瞰籠趨人形。 

 咚咚啪嗒一聲,剎剎的聲音傳來,有位蒙面的薇兒用鼓錘敲著鼓,鼓是用軟蟲子的肚皮牽開而成的,鼓旁邊還有立著碟盤,碟盤是金屬的,似乎是一幅架子鼓的行頭。 

 突如其來的驚詫聲音讓人偶箬竹寫最後一句時寫錯了筆畫,把“人”字寫成了左邊多一撇的字,完全查無此字,“?”字,同交錯的意思,讓這詩看上去多了點詭異。 

 給畫筆的薇兒此時來要回畫筆和速寫板,人偶箬竹思考著自己寫出的錯字的意思,的確是可以看做上薔薇叢交錯的枝丫,或許還能更優化下表達,不過此時那邊的疑似架子鼓的樂器已經快速擊打起來,很是有節奏和聲響吸引著薇兒和人偶們的注意力,叮咚叮咚的聲音傳來,音環的聲音也出現了,不知道哪位薇兒的架子鼓上有什麼奇怪的樂器。 

 那架子鼓就在一個小推車上,收起輪子就立在廣場舞臺上,現在還在試音,這可讓旁白薇兒也有些匪夷所思,因為她聽到那架子鼓上的貝殼敲出來的居然是編鐘的聲音,到底是哪位薇兒如此搞怪,這讓旁白薇兒一下意識到:搗蛋薇兒沒有離開薔薇叢去水池天體,而就留在薔薇叢上。 

 旁白薇兒無法判斷演奏者是不是搗蛋薇兒,薇兒通常是按編排演奏,要是搗蛋薇兒在樂器和編排上動了手腳,那可就讓演奏者成了惡作劇的替身。 

 另一旁的人偶長笛拿起短笛試音,吹出來的居然是電子的聲音,完全不是空氣振動官腔的短笛聲,這樣不匹配的波形讓人偶長笛感到奇怪,不過這種電子音色的音準是對的,人偶長笛也沒更換,就試著起調,她的氣腔流動著穩定變化的呼吸,可也說不定是從她氣腔裡混入的混響讓聲音聽起來是電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