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42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五)

 “後世有位科學家從氣象角度分析華夏上下五千年有記錄的氣候變化中得出結論: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每個時期的氣溫變化而斷言王朝興亡有其週期性。 

 也就是說,自漢朝以來,沒有哪個王朝能逃出三百年一次的週期率。” 

 “這麼講三百年,任何朝代不可能超出這個年限?贏政說道。 

 “具體的說,當氣侯溫暖時,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相對要少些。 

 農耕之地,因為氣侯溫暖,莊稼容易豐收,對王朝而言,農業稅收相對穩定。 

 只要皇帝不作死,哪怕是個平庸的皇帝也不用擔心江山不穩。 

 從夏,商,周,秦,西漢這段時期從氣象角度講屬於溫暖期。 

 而到了東漢中期氣侯開始變化,由溫暖期轉換為低溫期。 

 由於氣侯發生大的變化,氣溫降低,糧食產量銳減,而農業稅並沒有因此減少,導致農民負擔加重。 

 另一個原因土地兼併加劇了社會矛盾,如果再遇上皇帝無能昏饋,奸臣當道,王朝未日來臨。 

 同時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因氣溫驟降,嚴寒的天氣會造成大量牛羊牲畜死亡,為了生存必然入侵中原。 

 中原王朝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內有農民起義,外有異族入侵,朝堂上官僚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枉顧天下黎民百姓生死,進一步加速土地兼併,戰亂四起,讓王朝最終走向滅亡。”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幾人聞言冷汗直冒,這氣溫驟降,若無應對之策,換作是他們也沒辦法保證王朝穩定。 

 所謂天災人禍,天災無能為力,但人禍呢?這也使得這些帝王們陷入沉思中。 

 想了許久,就算是他們這些雄才大略的君王也無破解之法,不由的看向神皇。 

 林楓裝逼還真不是蓋的,以沉默對沉默,等著他們先開口。 

 而此時,在現代社會的武珊珊將資料與剪輯視頻上傳,天幕展開,而在空間內的人同樣可以聽到,看到這一切。 

 雙系統的可怕力量再次展現,也打斷了宋太祖趙匡胤的詢問,眾人默契的觀看天幕中人物介紹。 

 天幕:“本期視頻將繼續介紹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隨著音樂與視頻出在天幕上,萬界皆在猜下一個人物形象會是誰。 

 “种師道字彝叔,洛陽人。北宋末年著名的將領。 

 漢族,原名建中,因為避諱宋徽宗建中靖國的年號改名為師極,後被徽宗御賜名為師道。 

 大儒种放從曾孫,名將種世衡之孫。种師道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尊稱為老種。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詔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 

 深得百姓擁戴,京師解圍即被解除兵權。不久种師道病逝,時年七十六歲。 

 欽宗親臨祭奠,下詔追贈開府儀同三司,种師道死後,次年,京師失守。 

 建炎中加贈少保諡曰忠憲。 

 北宋之亡始於宋太祖,重文輕武,到了宋太宗趙光義,一句話無才無德,剛闢自用,文不成,武不就。 

 得國不正,得位又不正,只能依靠庶族士大夫們為其背書,許諾各種好處。 

 种師道幼年拜思想家,哲學家,張載為師。因為祖上功勳得以補三班奉職,經考試後改為文官,擔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縣。 

 夏人侵犯定邊築佛口城种師道率宋軍前往夷平,西夏要求劃分邊界,西夏使者焦彥堅一定要得到故地。 

 种師道說:“如果說故地當以漢唐為正,那貴國疆土更少了。”焦彥堅無言以對。 

 种師道屢次升遷至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洺州防禦使,渭州知州。 

 种師道在河邊佈陣,似乎要和敵軍決戰。暗地裡派偏將曲克徑出橫嶺,姚平仲以精甲部隊攻擊,敵人大潰。楊可世已經率軍悄悄繞到敵人後方,宋軍俘獲駱駝,牛馬數以萬計。敵人酋長隻身逃脫,宋軍最終完成築城任務。 

 朝廷又命令种師道統帥陝西,河東七路兵攻打臧底城,規定十天必須攻克。 

 宋軍兵臨城下後發現敵人守備非常堅固,幾天後官兵開始倦怠。有個列校偷懶,自己坐在胡床上休息。 

 种師道立即將其斬首于軍門示眾下令說:“今日不攻下此城,你們都和他一樣。” 

 眾人震動,鼓譟登城,城防於是崩潰。宋軍八天就攻下了臧底城,宋徽宗得到捷報後欣喜不已。升种師道為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應道軍承宣使。 

 种師道出生將門,種家軍威名是打出來的,其名聲遠大於楊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