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只恨時間太短

 韃靼軍走了,殺向了大明。 

 穆卓兒來了,來和李青敘舊。 

 “對不起。”穆卓兒道歉。 

 李青苦嘆:“說這個還有用嗎?” 

 穆卓兒默然片刻,道:“我們要轉移了,這次韃靼部幾乎傾巢而出,為防瓦剌偷襲,我們只能提前轉移。” 

 “這是你們的事。”李青硬邦邦的說。 

 “嗯。”穆卓兒輕輕點頭,希冀的說:“我沒幾天好活了,就不走了,你能不能…陪我最後一段路?” 

 問題是你不放人,我帶著朱祁鎮也走不了啊……李青點頭:“可以。” 

 “謝謝你。” 

 ~ 

 京師。 

 朝廷無人可用之下,只能讓于謙負責防務。 

 對此,群臣是贊同的,舉雙手贊同。 

 于謙是跟他們不對付,但于謙是文官,文官掌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如今得償所願,如何會拒絕。 

 先例一開,對他們的好處太大了。 

 于謙早晚會退,到時候即便他們不在了,後輩人也能頂上來。 

 大明施行的是科舉制,但世襲依舊存在,朝中高官的子嗣,都可以直接進國學,不出意外都能混個小官兒噹噹。 

 若是運作的好,小輩再爭氣,達到父輩的成就並非不能。 

 此外,他們還善於投資,每逢科舉他們便提前和考生打好關係,用各種手段、渠道給考生送錢,供其花銷,算是提前結盟。 

 即便是後續沒考中的人,他們也會提供回去盤纏,結個善緣,萬一以後高中了呢。 

 這是明朝官僚體系的運作,且防不勝防,朝廷總不能把考生全羈押起來。 

 人家考生一口咬定銀子是自己的,你還能抓起來嚴刑拷打不成。 

 明朝文官勢大,也是基於此。 

 不過話說回來,其他朝代也沒好哪兒去,至少大明的科舉,做到了相對公平。 

 因為有密封線,以及謄抄兩種方式預防,使得作弊非常困難,除非洩題,但一般情況下,沒幾個人敢冒著夷族的風險幹這個。 

 基於文官集團未來的整體利益,于謙掌軍權,成了眾望所歸。 

 對此,于謙也很無奈。 

 先生一直致力於打壓文官集團,不讓文官掌軍,而最終,我卻成了推動文官做大的幫兇……于謙苦笑:“唉…萬事總難順遂啊!” 

 于謙舉薦過張輔,但所有人都反對,畢竟張輔弄丟了朱祁鎮,這種罪過是不能被原諒的。 

 事實上,張輔沒被治罪已經是極其幸運的了,朝廷萬不會再啟用他。 

 而朱祁鈺的絕對信任,使得於謙不得不頂上來。 

 京師的防務,邊關的防務,一下子全落在了于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