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113章 戰略碾壓

  匈奴部帥劉豹等人,就連商隊用來裹貨物的毯子都不放過,願意掏出票子買。

  為什麼?

  實在是因為冷怕了。

  早年在隴右流行的奶茶,已經漸漸在涼州流行開來。

  聽說這可是馮君侯親自做出來的好東西。

  富裕一些的胡人,配上茶磚熬成的熱奶茶,喝上一碗,全身都是暖洋洋的。

  家裡若是有個小煤爐,平日裡燒些煤,取暖燒開水做飯,最是方便不過。

  這叫什麼?這就叫神仙都不換的好日子。

  換作以前在大漠時,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為什麼趙三千領鐵騎滅了幾家涼州豪族的門,整個涼州居然波瀾不驚?

  還不是因為人心思定?

  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反而去幹把腦袋綁在褲腰上的買賣?

  這不是有病麼?

  現在莫說是拉著胡人造反,被胡人知道了,不給你套麻袋去官府領賞就不錯了。

  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只要治下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管你是夜御千女還是日御三千?

  就是一日一萬都隨你——只要不碰我家的妻女就行。

  鄧芝在隴右這麼些年,可是親眼看著馮君侯如何治理的漢胡雜居之地。

  就算別的不懂,難道有樣學樣也不懂?

  倒是馮君侯,聽到鄧芝略有急促的語氣,不禁笑了起來:

  “原來鄧叔擔心是這個,且放心就是,只要鄧叔願意給興漢會方便,今年就絕對凍不了幷州的百姓。”

  得到了馮君侯的保證,鄧芝這才放心下來,跟著笑道:

  “我也知道,興漢會在幷州,主要是想找鐵礦。”

  現在鄧芝,怎麼說也算是朝中大佬之一——主要是資歷老,活得久。

  而且他還有個兒子在興漢會。

  興漢會拿關中的利益交換幷州的冶鐵權,可以說,這是多少帶點賭的性質。

  所以在他看來,尋找鐵礦才是興漢會的首要目標。

  不過馮君侯此人對自已人素來豪爽,在沒有找到鐵礦以前,承諾不會讓幷州百姓挨凍。

  言下之意就是不會放慢挖煤的進度。

  鄧芝聞言大喜之下,也拍著胸脯保證道:

  谷裟</span>“鐵礦之事,只要吾在幷州一日,肯定會對興漢會大開方便之門,但請賢侄放心就是。”

  大漢的兩位大佬正在進行著某種骯髒的權錢交易,忽然遠處傳來隆隆的悶雷之色。

  鄧芝看向雷聲傳來的方向,那裡正是興漢會圈地的方向。

  “聽下邊的人說,這開春以來,就算是晴日,那邊也會時時傳來雷聲。”

  鄧芝似是想起了什麼,有些驚疑不定地又轉頭看向馮君侯:

  “賢侄,不會有什麼事吧?”

  馮君侯笑笑:

  “鄧叔放心就是,能有什麼事?就算是有事,那也是在荒山野嶺之地,又不礙事。”

  “對了,鄧芝,最好還是告誡當地百姓,沒事不要往那裡跑,採礦的地方嘛,總會有一些怪事。”

  “記得當初在南鄉挖煤的時候,山裡還挖出一條三丈長的長蟲,有人還說是快要成蛟了呢。”“所以萬一有人好奇偷偷進去,看到什麼少見的東西,到時候傳出謠言來,又要讓百姓人心惶惶。”

  看著馮君侯一副見怪不怪的篤定模樣,鄧芝只道是自已見識得少,對採礦這等事情不甚瞭解。

  當下點頭道:

  “既然賢侄如此一說,那吾就讓人注意著些就是。”

  興漢會的會首都不在意,鄧芝自然也不會替他操心。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當真有人被雷霹死了,那也不是什麼大事。

  因為那裡除了興漢會的人,剩下的要麼是勞力,要麼是官府發配過去的罪犯,還有一部分幷州胡人。

  “還有一事請鄧叔留心,太原郡還是要注意耕種。”馮君侯手執馬鞭,指著眼前大片的草場,“塞外不適宜種糧食。”

  “所以以後這裡的糧食,還是要仰仗鄧叔從太原那邊運來。”

  以雁門塞為界,北邊的大同平原雖然能種一部分糧食,但產量不算太高,還是要靠塞內補給一部分。

  雁門塞以南的太原平原,才是真正的幷州精華核心,同時也是幷州的主要產糧區。

  興漢會的每處基地,都會有一個供糧基地。

  脫產工人需要攝入大量的熱量,在蛋白質供應還不充足的時代,對糧食的需求更是強烈。

  太原平原就是馮君侯規劃中的供糧基地。

  “賢侄放心就是,今年剛一開春,興漢會就給太原運來了不少農具和糧種。”

  “說起來,老夫這一回,是真的是沾了賢侄太多的光,若是連這點事都做不好,還有何顏面佔據幷州刺史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