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689章 說服

  “一路自南安攻榆中,一路經狄道伐金城,故狄道乃是大漢必取之地。”

  “大漢視狄道為掌中之物,又豈容得胡人這般亂來?”

  “倒是明庭,即便此次能力拒羌胡而保狄道不失,然如今涼州無戰事,狄道有難而魏人猶能不顧。”

  “待日後大漢兵分兩路攻伐涼州,明庭莫不成還指望魏人能派兵救狄道耶?”

  狄道長默然不語。

  隴右一戰後,郝昭率殘兵過狄道,堂堂涼州精騎,猶如喪家之犬。

  當時還是自己領人供以吃食,才讓這支敗軍得以休整。

  所以他自然知道涼州軍如今是個什麼局面。

  想到這裡,他抬頭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李家家主,問道:“太公,李家又欲如何?”

  李家家主目光看著前面,不知道在想什麼,他沒有正面回答狄道長的話,反是問了一句。

  “明庭,吾記得,你與四十年前被涼州叛軍挾持的閻忠是本家吧?”.

  “那是某的族叔。”

  狄道長不明白為什麼李家家主會問這個問題。

  李家家主點點頭:“四十年多前,羌胡為禍鄉里,聲勢浩大,那時的隴西太守李參正好是我們李家人。”

  “李參得朝廷之令,招募精勇多加賞賜,死力固守。直至韓遂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李參向朝廷告急。”

  “哪知涼州刺史耿鄙先是任用奸人為吏,橫徵暴斂,令涼州士吏寒心,後又不顧隴西之危,坐由韓遂兵圍狄道。”

  “李參為保隴西百姓,不得不依附韓遂。後耿鄙貪功,親自領兵到狄道,反是遭到兵變,自己亦死於亂軍之中。”

  出自李家的隴西太守李參依附叛軍,這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甚至算是李家的一個汙點。

  若說依附叛軍的是家族中沒有出仕的其他人,那還好說。

  畢竟分開投注,算是世家基本操作。

  但李參不同,他是隴西太守,全天下才多少個太守?

  為朝廷牧守一方,卻節操都不要了,食君祿而附賊人,為君子所不齒。

  狄道長不知道為什麼李家家主會當眾主動提起這個舊年往事。

  “相比之下,明庭的族叔則有骨氣許多,被韓遂挾持,卻是不肯助紂為虐,最後憤然就死。”

  李家家族說到這裡,終於直視看向狄道長。

  “四十五年前,黃巾亂賊席捲天下,州郡失守,長吏逃亡,天下響應,京師為之震動。”

  “然,最後卻被出身涼州的皇甫驃騎平滅……”

  狄道長聽到最後一句,臉色當場就變了。

  “皇甫驃騎平黃巾賊之亂後,威震天下,偏偏當時朝政日非,海內空虛,同是涼州出身的閻忠曾勸說他因時而作,臨機而發。”

  狄道長臉色脹紅,截住李家家主的話頭:“李太公,慎言!”

  李家家主輕輕搖頭,淡然一笑:“李家不諱李參之事,明庭又何須遮掩閻忠之事?”

  “閻忠勸皇甫驃騎行不臣之事,然數年後,韓遂擁其為三十六部叛軍,號車騎將軍,他為何寧死不從,明庭可知其故?”

  狄道長深吸了一口氣。

  “韓遂,不過是從命於胡虜的小人罷了,他甘與胡虜為伍,那是他的事。我閻家乃是涼州望族,豈能學胡虜披髮左衽?”

  “對啊!”李家家主拍案長嘆一聲,“當年李參為保全狄道李家,不得不捨身附賊。不但是他,甚至李家族中女子,亦有以身侍賊者。”

  “李參甘願自毀名聲,李家女子甘願以身侍賊,所為者,不過是保全狄道李家族人而已。”

  李家家主盯著狄道長,一字一頓地說道,“涼州即便是為關東朝廷所棄,那也是我們的故土,非是任由胡人牧馬的草場。”

  “若是魏人能保狄道,我李家自然是向著魏國。”

  “但若是其不能,那我李家為何要為魏國盡忠?難道真的要讓那羌胡破城而入,奪我家財,焚我家屋,屠我家人,辱我妻女?”

  公孫徵接口道:“不錯!涼州乃是我們涼州人的涼州,誰能保涼州,那我們就向著誰。明庭,令族叔當年之舉,難道你還不明白?”

  狄道長身子一震,好久這才問道:“吾又如何知道漢人能保涼州?”

  公孫徵意味深長地一笑:“明庭可是漢軍派何人駐守首陽,以解狄道之圍?”

  “誰?”

  “漢街泉亭侯,護羌校尉馮永。”

  “山神傳人馮郎君?”

  狄道長脫口而出地說道。

  這年頭,處於高級文明的漢人都是鬼神之說盛行,更別說是被漢人視為野蠻無禮的胡人。